關鍵詞:中國食品制造 食品制造
中投顧問:2018-2022年中國食品制造行業預測分析
2018-2022年中國食品制造行業影響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食品安全監管加強
隨著國家對食品安全的日趨重視、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的加深以及權益保護意識的增強,食品安全和質量控制已成為食品生產制造企業的重中之重。近年來國家不僅實施了嚴格的食品安全法,更是在政府工作中重點推進食品安全工作決策部署,加強食品安全和質量監控,強化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監管措施,加快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提高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有利于食品制造行業健康發展。
(二)電商零售快速發展
在我國,線上平臺已成為發展速度最快的分銷渠道,許多食品品牌逐漸實現了商品零售由線下到線上的轉型,食品電商與傳統的便利店、雜貨店、超市和賣場相比,更符合人們現代化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能夠滿足市場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日得到市場的青睞。越來越多的食品制造企業和廠商紛紛投入食品電商零售加入線上零售平臺,并且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有效帶動了產業經濟發展。
(三)高新技術應用廣泛
食品科學是高度綜合的應用性學科,其他科學領域的重大科技成果都會直接或間接帶動食品工業的技術創新。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納米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的迅速發展,與食品科技交叉融合,不斷轉化為食品生產新技術,如物聯網技術、生物催化、生物轉化等技術已開始應用于從食品原料生產、加工到消費的各個環節。營養與健康技術、酶工程、發酵工程等高新技術的突破催生了傳統食品工業化、新型保健與功能性食品產業、新資源食品產業等新業態的不斷涌現。
二、不利因素
(一)資源環境約束
中國社會和經濟發展始終面臨著資源和環境的雙重約束。一方面,由于傳統的食品制造設備很少考慮環境及食品安全等屬性,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資源浪費,污染生態環境,加工食品的質量安全也難以得到保證。另一方面,產業鏈上部分環節的食品制造及包裝機械耗能頗高,廢棄物排放量大,大功率電機、廢水處理、烘干及殺菌設備等生產成本高,造成了資源環境得不到充分有效地利用。當前,我國的整體經濟向可持續發展,創造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食品工業成為共同目標,有效解決食品工業環境資源問題迫在眉睫。
(二)國際競爭激烈
全球經濟發展進入了創新推動和產業振興的時代,食品行業競爭格局不斷向多領域、全鏈條、深層次、全利用、高效益、可持續方向發展,從根本上發生了廣泛深刻的轉變,將對地影響我國食品制造業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食品跨國集團在全球范圍內通過資本整合,以專利、標準、技術和裝備的壟斷及人才的爭奪,將人才、技術優勢迅速轉化為市場壟斷優勢,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采用兼并、控股、參股等多種手段實現食品工業重組,對競爭力相對較弱的食品企業帶來嚴峻的挑戰。
(三)產業面臨轉型升級
食品制造產業長期以來的以數量擴張為主的粗放型發展方式仍然未得到全面改變,隨著市場需求的轉變和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產業結構亟待優化調整。一方面,我國食品生產企業品牌發展良莠不齊,自主品牌的培育建設能力不足,食品制造企業組織結構、產品結構不盡合理。另一方面,我國食品制造企業規模與產業集中度近年來雖有所提升,但仍然存在大企業不大,小企業不小,大中型企業數量偏少的問題。市場競爭結構離散,食品工業兼并重組力度尚且不足,集約化進程比較緩慢,以至于無法形成規模經濟和專業化協作優勢。推動產業升級和結構優化調整,促進食品制造業發展方式改變的任務依然不可懈怠。
2018-2022年中國食品制造行業銷售收入預測
2017年,中國食品制造業銷售收入為23,118億元,同比下滑2.12%;2018年1-7月,食品制造業銷售收入為11,013億元,同比下滑21.72%。
我們預計,2018年我國食品制造行業銷售收入將達到20,806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2.73%,2022年將達到23,177億元。
圖表 中投顧問對2018-2022年中國食品制造行業銷售收入預測
數據來源: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
2018-2022年中國食品制造行業利潤總額預測
2017年,中國食品制造業利潤總額為1,851億元,同比下滑7.48%;2018年1-7月,利潤總額達到850億元,同比減少下滑26.56%。
我們預計,2018年我國食品制造行業利潤總額將達到1,570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4.33%,2022年將達到1,860億元。
圖表 中投顧問對2018-2022年中國食品制造行業利潤總額預測
數據來源: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