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中國汽車雷達 汽車雷達
中投顧問:2018-2022年中國汽車雷達行業預測分析
2018-2022年中國汽車雷達行業影響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ㄒ唬┱咧С?/p>
2016年,中國正式啟動國際電聯智能交通全球頻率統一(WRC-191.12)議題工作。工業和信息化部下發《關于同意車載信息服務產業應用聯盟開展智能交通無線電技術頻率研究試驗的批復》,授權車聯組織產業單位在合肥、大連、泰州、綿陽等城市開展77——81GHz車用毫米波雷達研究試驗工作,驗證雷達性能參數、頻率需求等各類技術指標,為中國車載雷達頻率規劃和WRC-191.12議題中國提案工作提供了技術參考,推動了車載雷達安全、可靠地應用于中國智能汽車和智慧交通行業。
2017年4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及科技部聯合發布《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突破車用傳感器等先進汽車電子的產業鏈短板;要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零部件供應商;要著力推動智能網聯汽車關鍵零部件研發;要重點支持傳感器等核心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從產業鏈短板、零部件供應商、產業化體系等多方面出發,一定程度上推動汽車雷達傳感器行業向好發展。
(二)市場需求空間廣闊
隨著雷達技術的發展與進步,汽車雷達傳感器將逐步應用于汽車電子、智能交通等多個領域。在汽車智能化發展成為大勢所趨的今日,無人駕駛將逐漸成為未來汽車智能化發展的產物,各個汽車巨頭紛紛加大無人駕駛汽車布局。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更是未來無人駕駛必不可少的先行條件,在當前ADAS的應用普及階段,多種傳感器融合是未來的趨勢,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也將率先成為未來車載主力傳感器,與紅外線、攝像頭以及超聲波雷達一起為ADAS和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保駕護航。由此可見,作為無人駕駛汽車核心應用系統之一的汽車雷達傳感系統,市場需求空間十分廣闊,將迎來良好的發展前景。
二、不利因素
(一)國產化進程較慢
目前,車載雷達的關鍵技術主要由大陸、博世、電裝、奧托立夫等國外傳統汽車零部件巨頭所壟斷,特別是77GHz毫米波雷達,只有少數幾個國外公司掌握該技術,雖然我國在24GHz和77GHz車在雷達技術上取得了突破,但真正實現量產并廣泛應用的僅僅是24GHz毫米波集成電路,而77GHz毫米波集成電路的國產化進程一直比較緩慢。對于79GHz雷達產品而言,更是受限于國外技術封鎖,目前大多還處于研發試驗階段,與國外車載雷達企業之間仍然存在一定差距,遠遠不能滿足該頻段車載雷達未來的大量市場需求,而激光雷達作為精密儀器本身的技術要求就更高,技術實力面臨不小的挑戰。當前國產車載雷達產業發展緩慢,要想在無人駕駛初起階段占據市場穩定地位,車載雷達技術突破和國產化進程仍需進一步加快。
?。ǘ┘夹g人才相對缺乏
車載雷達研發需要豐富的雷達系統和毫米波射頻設計經驗與能力,而在這一領域的人才大多集中在軍工企業和國外企業,國內高端技術型人才的缺乏必然不利于汽車雷達行業的發展,對于激光雷達部分關鍵技術受限于國外企業壟斷、技術壁壘較高這一現象,亦需要更多專業人才和研究投入才能得以突破。應當大力促進人才隊伍建設,推進汽車雷達行業產、學、研的結合。對外加強高端人才引進,國內相關企業應當與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從人才培養、關鍵技術突破、產品性能驗證等方面密切合作,加強人才競爭力共同將國內車載雷達行業做優做強。
2018-2022年中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預測
2016年,中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為740.6億美元;2017年,中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為834.7億美元。
我們預計,2018年中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將達到940.5億美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2.67%,2022年將達到1,515.7億美元。
圖表 中投顧問對2018-2022年中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預測
數據來源: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