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檢測行業 中國檢測
中投顧問:2019-2023年中國檢測行業影響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支持
2017年1月,國家發改委發布《“十三五”生物產業發展規劃》,要求實現基因檢測能力覆蓋出生人口50%以上,社會化檢測服務受眾大幅增加的目標。支持第三方檢測中心發展與建設,打造標準化基因檢測、中藥檢測等專業化獨立第三方服務機構。
2017年3月,國家認監委發布《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要加快檢驗檢測認證產業化發展,支持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支持國有從業機構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從業機構向提供檢驗檢測認證“一站式”服務以及“一體化”解決方案方向發展。
2018年10月1日,《檢驗檢測機構誠信評價規范》正式實施。作為我國首個檢驗檢測機構誠信評價國家標準,將有助于我國監管部門確立檢驗檢測機構誠信檔案,加強對檢驗檢測機構的監管力度,整治市場亂象,從而提升檢驗檢測機構公信力,提升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和工程質量。
(二)檢測市場多向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機構的調整和轉型升級發展,檢驗檢測服務業作為國家質量發展戰略的重要基礎,也受到了高度重視。中國檢測市場按照參與者的性質劃分分為政府檢驗檢測、企業內部檢測及獨立第三方檢測三種。其中,在國民經濟各個領域,政府檢驗檢測突出以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目的,業務范圍主要在市場準入、監督檢驗檢測、3C認證、生產許可證、定檢、評優、免檢等方面;企業內部檢測則服務于企業自身的產品質量管控需求;而獨立第三方檢測主要體現所出具檢測數據的獨立性和公正性,在貿易過程中,買賣雙方基于保護自身利益,對檢測數據的獨立性和公正性越來越重視。近年來,國家連續發布有關涉及調整和促進檢驗檢測服務業發展的方案政策,檢驗檢測認證市場逐漸開放,政府檢測、企業檢測、第三方檢測多方向同步發展。
(三)三大市場機遇
其一,城鎮化建設給檢測行業帶來機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城鎮化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城鎮化水平也有了明顯提高,致使城市人口的急劇增加,對工業產品、農產品的消費需求也快速增長,同時也對消費品的質量、安全檢測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二,居民生活質量意識提升給檢測行業帶來機遇,隨著國內各類食品安全事故引起人們深入思考,以及環境污染、PM2.5濃度等問題逐漸引起人們對的生活環境和身體健康的焦慮,人們對食品安全、環保檢測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三,經濟全球化給檢測行業帶來機遇,世界經濟格局調整和產業轉移呈現加速態勢,驅動傳統產業創新和新興產業崛起,迫切要求我國建立更加堅實的質量基礎,這為工業產品質量發展提供了基本動力,同時也為工業產品質量檢測行業帶了發展契機。
二、不利因素
(一)國內檢測競爭不足
目前,我國第三方檢測市場化程度較低,還存在市場競爭力和公信力不足等問題。在整個第三方檢測市場中,國有第三方檢測機構占據了一半的市場份額,近年來頻繁曝光的各類產品質量問題,使得國家質檢局的公信力下降,且機構組織效率低下,難以滿足對市場的需求以及新產品的檢測能力。而國內民營檢測機構同外資第三方檢測機構相比,不論是在核心技術、企業信譽方面,還是在管理經驗及服務水平方面均存在較明顯的劣勢,再加上近年來國內檢測市場的逐漸放開,外資機構還將在檢驗檢測市場上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整個市場的競爭也將日益激烈,市場競爭力本就不足的國內檢測機構將面臨具大的挑戰。
(二)高質量人才缺乏
目前,中國檢驗檢測行業存在的人才問題日益突出,無論是國營檢測機構還是民營機構都缺少一批有素質、有能力的檢驗檢測人才,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業務需求。想要解決這一問題,不僅需要高等院校加強檢驗檢測教育,培養出專業的高層次人才,還需要檢驗檢測機構重視人才梯隊建設,提高廣大檢驗檢測人員的待遇水平,同時還要加深檢測行業的產、學、研融合深度,檢驗檢測行業只有走出人才困境,其他“老大難”問題才能進一步得到解決。
(三)硬件設施亟待更新
隨著《檢驗檢測機構誠信評價規范》的正式實施,國內檢驗檢測機構將迎來市場洗牌,不少機構正在加速謀求自身服務能力和產品質量的提升,其中,作為硬件設施的檢測儀器設備,將直接影響其服務質量,亟需得到更新換代。隨著市場對技術實力和服務質量的越來越高的要求,先進的、高質量檢測儀器設備不僅能夠代表檢測行業各個企業機構基礎設施水平,更能滿足檢驗檢測的高技術需求,引領整個行業實現技術上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