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現代服務業 服務業
中投顧問:未來5年中國現代服務業發展前景預測分析
2019-2023年中國現代服務業發展驅動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國家扶持現代服務業
2018年12月,國家科技部發布《“現代服務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示范”重點專項2019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建議(征求意見稿)》。本重點專項總體目標是:針對我國現代服務業發展模式創新不足、科技創新支撐不足、服務實體經濟能力薄弱等突出問題,以新一代信息和網絡技術為支撐,以“創新、開放、分享、協同、融合”為發展理念,以提升現代服務業科技創新支撐能力與水平為主題,以推進互聯網與服務業、現代服務業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為主線,創新現代服務科學,攻克關鍵核心技術,促進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融合,打造現代服務支撐平臺,推進“產學研用”結合的跨學科、綜合交叉科研團隊和聯盟建設,重塑現代服務業技術體系、產業形態和價值鏈,提高科技在現代服務業增加值中的貢獻度,創新發展跨界融合的現代服務新生態,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本重點專項按照現代服務科學理論、服務關鍵核心技術、新興服務業支撐平臺研發與示范、科技服務業支撐平臺研發與示范、文化科技服務支撐平臺研發與示范等5個方向,共部署35項任務。專項實施周期為5年(2017-2021年)。2019年,在上述5個方向,按共性關鍵技術類、應用示范類,擬設置研究方向20個,安排不少于20個項目。
(二)現代服務業將帶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以信息產業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將極大地帶動這一產業發展。主要表現為:首先,現代服務業將直接服務于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需要大量專業化、高效率的服務給予支撐,現代服務業是高新技術產業獲得快速發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其次,現代服務業將成為高新技術產業最重要的應用領域。服務業的發展離不開先進技術的應用,服務業的現代化就是服務業信息化的過程。因此,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壯大將為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最后,現代服務業將成為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創新的主要動力。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使其對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這將促使高新技術產業不斷進行創新和實現突破。
(三)以培育新興服務業為產業取向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長動力從原來主要依靠工業轉向工業和服務業并重,現代服務業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和新動力。服務創新成為引領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新興服務業發展是服務創新的表現形式和具體內容。新興服務業具有高知識密集、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帶動能力的特征,對經濟增長具有前瞻性與引領性作用,是服務業發展乃至經濟發展的戰略制高點,成為我國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強大動力,也是各地引領產業邁向中高端,是助力經濟中高速增長的重要抓手。多個地方紛紛出臺了加快發展各類新興服務業的實施意見。
(四)大力促進產業融合發展
隨著服務業的發展及其在國民經濟中地位的提升,服務業與國民經濟其他部門之間、服務業內部不同部門之間的關系正在經歷深刻的調整與重組,產業融合發展態勢日益明顯。推進我國產業融合發展,必須把握產業融合發展的規律和趨勢。要在新一輪產業轉移中做好承接,實現東中西部地區漸次輪動發展。重點推動傳統產業與戰略新興產業、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硬件生產與軟件開發融合發展。政府應當進一步優化產業融合的政策環境,夯實產業融合的要素支撐,完善產業融合的企業主體機制,提升產業融合的技術創新能力,培育產業融合的高端人才,鼓勵“互聯網+”“物流+”“休閑+”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推動現代農業、制造業服務化轉型,促進經濟服務化、服務信息化,從而盡快形成多層次、多支撐、多渠道、多元化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二、不利因素
(一)管理體制機制不健全
目前,我國現代服務業管理體制上存在職能交叉、多頭管理、力量薄弱等問題。常常發生政出多門的現象,而且部門間缺乏相應的協調機制,出現問題時各職能部門間相互推諉時有發生,多頭管理最后變成了無人管理。另外,因受創新要素的影響,高科技對現代服務業的支撐作用還顯得不夠。在現有的管理體制機制作用下,高校和研究機構推進產、學、研一體化和技術轉化受到制約,從而為企業提供創新的科研成果轉化率較低。
(二)人才匱乏
現代服務業,尤其是技術和知識密集型服務業,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但我國服務業人才的培養長期以來沒有得到重視,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國際服務業大量轉移進入中國,但我們的從業人員良莠不齊,高端人才匱乏。而培養和儲備現代服務業高端人才,需要各服務業、政府和高等教育共同努力來改變現狀。
(三)認識誤區依舊存在
在傳統意識中,服務業只是輔助農業和工業的,不能獨立存在,甚至服務業的從業人員在社會地位方面也受人歧視,所以,長期以來,我國服務業得不到重視,制約了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2019-2023年中國服務業增加值預測
2017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427,032億元,占GDP的比重為51.6%。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8.8%,比上年提高了1.3個百分點,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動力。
2018年上半年,我國服務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態勢,服務業增加值227,576億元,同比增長7.6%,高出國內生產總值0.8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54.3%,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0.5%,拉動全國GDP增長4.1個百分點,服務業有效支撐和推動了國民經濟穩中向好。
我們預計,2019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將達到49.55萬億元,未來五年(2019-2023)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7.30%,2023年將達到65.67萬億元。
圖表 中投顧問對2019-2023年中國服務業增加值預測
數據來源: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