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鋰電池
中投顧問:2019-2023年中國鋰電池行業的影響因素
一、有利因素
?。ㄒ唬┬袠I標準、規范出臺
我國首部鋰離子電池強制標準--《便攜式電子產品用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安全要求》于2015年8月1號正式實施,該標準有利于鋰電池行業健康發展。
2015年8月31日,工信部發布了《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條件》。該文件對產業布局和項目設立、生產規模和工藝技術、產品質量及性能、資源綜合利用及環境保護、安全管理、衛生和社會責任、監督與管理等進行了規范。
2016年11月,國家工信部發布《鋰離子電池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設定了未來目標,即到2020年,鋰離子電池標準的技術水平達到國際水平,初步形成科學合理、技術先進、協調配套的鋰離子電池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制修訂標準80項,其中新制定70項(強制性標準3項、推薦性標準67項),修訂推薦性標準10項,總體上滿足鋰離子電池產業發展需求。該文件對促進鋰離子電池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進一步提升標準對產業發展的指導、規范和引領起著重要作用。
2017年12月25日,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發布了《鋰離子電池企業安全生產規范》?!兑幏丁愤m用于鋰離子電池工廠新建、改建、擴建的設計及生產過程;宜用于鋰離子電池行業的安全評價、消防驗收、職業衛生評價等活動。本標準是國內外首次制定的專門針對鋰離子電池安全生產的基礎標準,沒有全套的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參考,填補了鋰離子電池企業安全生產控制的空白,作為推薦性團體標準對鋰離子電池研發、生產和檢測的安全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ǘ┬履茉雌噷⒊蔀殇囯姵匕l展的增長極
鋰電池行業規模不斷擴大,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從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量來看,保持了逐年快速增長的趨勢,2017年為78.2萬輛,同比增長51.26%。2018年1-3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15.0萬輛,2018年是新能源車增長動力從限購和補貼政策推動轉向市場拉動的轉型年,預計全年仍將保持較快增長。
根據多部委此前印發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我國確定了“力爭經過十年持續努力,邁入世界汽車強國行列”的總目標,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占汽車產銷20%以上。得益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動力鋰電池市場需求預計將快速增長。
(三)儲能產業商業化規?;l展
2014年6月,國務院發布《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首次將儲能引入國家級能源規劃中,提出要加強電源與電網統籌規劃,科學安排調峰、調頻、儲能配套能力,切實解決棄風、棄水、棄光問題。
2016年6月7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促進電儲能參與“三北”地區電力輔助服務補償(市場)機制試點工作的通知》,首次確立了電儲能作為獨立市場主體的地位,明確了電儲能參與調頻調峰輔助市場服務。此次新政策將通過對輔助服務市場補償機制的完善,推動儲能產業商業化發展提速。
儲能技術是未來能源結構轉變和電力生產消費方式變革的戰略性支撐。在儲能技術發展和商業化趨勢推動下,動力鋰電池作為新能源行業的主角之一也將迎來發展的新機遇。而儲能規模化發展將會促進鋰電池產業鏈延伸與整合,促使動力鋰電池產業上中下游與資本對接,與市場同步,實現合作共贏。
?。ㄋ模└咝录夹g加速應用
隨著鋰離子電池在各領域的應用日趨廣泛,尤其是在電動汽車、新能源、軍事等領域逐步推廣,各國以及各大企業紛紛加大研發支持力度。與此同時,石墨烯、納米材料等先進材料制備技術不斷完善,與鋰離子電池研發加速融合,鋰離子電池產業創新速度加快,各種產品相繼問世并投放市場,噱頭十足。
未來,隨著各類新技術持續進步,包括硅碳復合材料、固態電解質等在內的新型材料有望在鋰離子電池上面廣泛應用,在可穿戴設備、特殊環境等特定應用領域將有可能出現新的顛覆性鋰離子電池產品。
二、不利因素
?。ㄒ唬┖M馐袌稣加新什桓?/p>
中國電池企業的強勢崛起,原因在于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并且有政策扶持。而在海外,則仍是松下、LG化學、三星SDI的天下,它們的市場占有率高達76%。國際巨頭相對于國內廠商而言在電池的一致性、穩定性、循環壽命等方面都有比較大的優勢,對下游整車廠的吸引力也很大。
(二)安全隱患問題凸顯
在鋰電池發展過程中,因為采用的正負極材料及其配方不同,多次出現爆炸、燃燒等不安全的問題。一方面是用戶在使用時,因使用方法不正確造成短路,出現燃燒爆炸。另一方面是鋰離子的化學性質非?;顫姡谑摌O的配合下,一旦出現高溫,就容易發生爆炸燃燒,所以通常廠家都會在電池內部安裝鋰電池保護板,用以保護電池。但是,一些雜牌電池在原材料及組裝工藝上與品牌電池有很大的差別,所用的線路、保護板質量不高,老化后就很容易自然。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爆發性增長,鋰電池安全隱患問題開始集中顯現。進入2018年以來,電動汽車燃燒爆炸事故頻發,引起國家相關部門及業界的高度重視。10月3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發布消息稱,截至目前,市場監管總局督促相關生產企業實施召回5次,包括24個車型的3.56萬缺陷車輛,缺陷原因多為電控和機械故障。
?。ㄈ┉h保問題
鋰電池本身的污染并不嚴重,但在提取冶煉過程中,會產生六氟磷酸鋰、聚丙二乙烯等化學物質,這些物質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鋰電池相對其他電池對環境的污染較小,因而較少有企業回收廢鋰電池。但廢棄的鋰電池中含有大量不可再生且經濟價值高的金屬資源,如鈷、鋰、鎳、銅、鋁等,如果能有效地回收處理廢棄或不合格的鋰電池,不僅能減輕廢銼電池對環境的壓力,還可以避免造成鈷、鎳等金屬資源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