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跨境電商
中投顧問:2019-2023年中國跨境電商行業影響分析
一、有利因素
?。ㄒ唬┏掷m擴圍
2018年7月24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同意在北京等22個城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復》,同意在北京、呼和浩特、沈陽、長春、哈爾濱、南京、南昌、武漢、長沙、南寧、??凇①F陽、昆明、西安、蘭州、廈門、唐山、無錫、威海、珠海、東莞、義烏等22個城市設立跨境電商綜試區,向內陸延伸態勢明顯。至此,全國跨境電商綜試區擴圍至35個,除山西、寧夏、新疆、西藏、青海外,覆蓋至全國26個省區市,持續推進對外開放,促進外貿轉型升級的新引擎正加速形成,帶動區域協調發展再添新抓手。跨境電商綜試區的持續擴圍,猶如一劑多巴胺,強勁拉動對外開放。
具體從區位優勢來看,沈陽、長春、哈爾濱和呼和浩特在深化俄羅斯、東北亞貿易往來方面具有明顯優勢;貴陽、昆明、南寧等地與東盟諸國貿易往來已久,經驗豐富;西安、蘭州、廈門、義烏等地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在繁榮中東歐貿易方面大有可為。以跨境電商綜試區為抓手,打通人財物等資源的國際流通,在開放中帶動區域協調發展。
(二)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的建設,能體現出我國近年來國際合作的成果。2018年是我國領導人提出建設“一帶一路”倡議第五個年頭。“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為世界經濟增長、治理、發展提出的中國方案,跨境電商作為外貿新業態,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新動力。
我國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總值達7.37萬億元,同比增長17.8%,增幅高于全國外貿增速3.6個百分點。
《2017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報告》中提出,一方面隨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跨境電商政策逐漸放開,經濟增長帶來的可支配收入提升、移動互聯網發展帶來的互聯網普及率提高以及支付、物流等配套服務設施的進一步完善將進一步推動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快速增長;另一方面,“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優質品牌也將通過跨境電商渠道進入中國市場,實現當地產業升級和中國市場消費升級的雙贏。
?。ㄈ┚揞^入局區塊鏈,跨境電商有望迎來新面貌
阿里巴巴、京東以及蘇寧等電商巨頭紛紛布局區塊鏈技術。巨頭入局、動作頻頻,紛紛試水區塊鏈,無疑昭示著跨境電商可能迎來嶄新面貌。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防止篡改的分布式記賬系統,對物流信息打假方面意義較大,這項技術從理論上可以嵌入到所有電商平臺。然而,現在的區塊鏈還處在嬰兒時期,各方面的基礎設施尚不完善,限制了區塊鏈的大規模應用。其表現之一,即不同國家跨境電商、供應商、品牌商的區塊鏈應用水平不一,需打通諸多環節。
二、不利因素
?。ㄒ唬┛缇畴娚态F有的服務體系不完善
目前跨境電商現有的服務體系雖然有國內成型的經驗借鑒,但是因為國內外市場的差異及國內外客戶的差異,國內成型的服務體系在國外并不奏效??缇畴娚逃捎跊]有充分了解國外客戶的需求及市場的實際情況,通常在服務體系的完善程度和服務有效性上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跨境電商不但要認真分析國外客戶的特點和需求,還要根據國外市場環境及國外客戶制定有針對性的服務體系,并提高服務體系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物流風險
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中物流起著重要作用。物流發生在買家支付之后,但實質上是賣家的商品到達買家簽收后,支付貨款才轉給賣家,這樣就發生了真正意義上的支付在物流之后的情況。在B2C交易中多使用國際小包郵寄的方式,沒有被納入到海關登記。當跨境電子商務支付由于物流等原因使得貨物沒能到達買家手中時,貨款不能按照既有的規定打給賣家。但并不一定是賣家的問題,具體的原因十分復雜,這個風險就直接影響了支付的問題。
(三)第三方支付的信用風險
大多數支付平臺都采用二次清算的模式,導致客戶資金在第三方支付賬戶中的沉淀,隨著用戶數量的增加,這一沉淀的資金量十分巨大。第三方支付可以直接支配交易資金,甚至發生越權調用資金的風險,一旦第三方攜款潛逃,對交易雙方將產生極大的損失。監管機構沒有明確相關的支付問題及處理手段,也沒有通過對支付運營商實行準入和主體監管的方式來規范支付能力。當前,監管機構既是跨境電子商務交易主體的支付清算服務的提供者,也承擔了一部分外匯銀行的執行功能,這樣既非金融機構又有外匯監督和執行的功能。國家外匯監督管理局應及時對經濟發展產生的跨境電子商務中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給予明確定位和規定。這種風險不加以控制,那么非法資金流通渠道就可能快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