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工業設計 工業設計行業
中投顧問:2019-2023年中國工業設計行業預測分析
2019-2023年中國工業設計行業影響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國家高度重視工業設計
近年來,國家連續三次將工業設計寫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陸續出臺的中國制造2025、“三品”專項行動計劃等戰略,為工業設計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障。
《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到2025年我國創新能力要顯著增強,在全球產業分工和價值鏈中的地位明顯提升。同時提出,要提高創新設計能力,培育一批專業化、開放型的工業設計企業,設立國家工業設計獎,激發全社會創新設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
工業產品設計的好壞直接關系企業的未來發展,凡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產品,無一例外都是設計精品,具有較高的產品附加值。而競爭實力較強的企業必然具備競爭力的產品,產品的競爭力則主要體現在設計上,企業往往通過提升工業設計水平,將文化、需求、科技等諸多元素融合,進而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二、不利因素
(一)產業整體競爭力較弱
我國的工業設計產業規模小,國際競爭力較弱,設計品牌企業仍然沒有形成,企業設計創新意識和動力仍然不夠,設計公司稅負高、融資難、資金缺乏問題較為嚴重。這些問題使得我國的工業設計企業競爭力弱,發展動力不足,就目前行業的集中度來看,行業集中度較小,行業內還未形成有較大影響力的綜合性企業,行業的競爭總體處于競爭程度較低的階段。
(二)缺乏深層次研發和創新
現階段,大量企業的工業設計創新長期停留在產品外觀樣式或服務表現形式等較淺層面,欠缺設計原型與生活方式模型對于產品功能結構與體驗方式的深層次研發和創新。
這需要我們完善現代設計體系,一方面,是要提高制造企業在工業設計的知識管理與技能管理層面水平,使現代工業設計的流程與方法在企業的產品研發、生產和服務過程中得到廣泛運用;另一方面,是要加強自主設計原型與生活方式模型研究對設計創新質量的有效支撐。
(三)應用意識不足
企業需要加強工業設計應用意識,破除大多數國內制造企業長期以來形成的“技術引進再消化”的思維慣性,將工業設計真正納入產品研發的成本結構,加強在品種開發、原型培育、用戶體驗、制造流程優化等方面的深層次研發與儲備。
2019-2023年中國工業設計行業市場規模預測
2017年,我國工業設計行業市場規模為1,199億元。我們預計,2019年我國工業設計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989億元,未來五年(2019-2023)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26.44%,2023年將達到5,083億元。
圖表 中投顧問對2019-2023年中國工業設計行業市場規模預測
數據來源: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