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光伏 光伏產業
中投顧問:2019-2023年中國光伏產業發展預測分析
2019-2023年中國光伏產業影響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引導光伏加快調整
2018年4月,工信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聯合發布《智能光伏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計劃》提出要加快提升光伏產業智能制造水平,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與光伏產業深度融合,鼓勵特色行業智能光伏應用,促進我國光伏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2019年1月,國家兩部委發布《關于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有關工作的通知》,為推進平價上網提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通知》提出了2020年底前核準(備案)并開工建設的風電、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和低價上網項目,在其項目20年經營期內穩定的支持措施。在現有補貼項目的基礎上,該政策使平價條件具備的項目可享受到更好的制度保障,從而為行業提供了穩定的預期,開啟了強勁增量市場空間,以促進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提高風電、光伏發電的市場競爭力。
(二)產業發展進入新階段
短期來看,我國光伏產業現階段可能暫時經歷了挫折,但是從長遠來看,國家還是大力支持光伏的。從光伏領跑者、光伏扶貧、可再生能源配額制等一系列政策法規的制定與實施,不難看出,國家正在引導光伏產業由原來的粗放式進入到如今的精細化發展;光伏行業正在從拼規模、拼速度、拼價格向拼質量、拼技術、拼效益進行轉變,由依賴國家補貼向逐漸實現平價的轉變。告別野蠻成長后的光伏將迎來發展新階段、新形勢。
(三)應用多元化、多樣化發展
我國在鼓勵建設光伏電站的同時,也積極促進光伏應用不斷向其他產業滲透,光伏發電的應用模式逐漸呈現出多元化、多樣化。目前,我國光伏電站開發呈現與農業、養殖業、礦業、生態治理相融合的多元化發展趨勢,形成了光伏水泵、光伏路燈、光伏樹及光伏消費品等光伏應用,產品型態逐步多樣化。光伏市場應用也將呈現寬領域、多樣化的趨勢,適應各種需求的光伏產品將不斷問世,除了大型并網光伏電站外,與建筑相結合的光伏發電系統、小型光伏系統、離網光伏系統等也將快速興起。
(四)光伏產業前景廣闊
為了實現能源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光伏產業已納入我國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在加快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中承擔著重要角色。第一,從長遠看,隨著技術的逐步提升,光伏產業鏈各個環節成本會持續下降,太陽能將成為未來世界能源消費的主流。國際能源署預計,光伏行業快速增長將持續到2030年。第二,我國光伏企業加大工藝研發力度,光伏制造業生產技術不斷提升,生產工藝水平日趨進步,光伏生產成本不斷下降。第三,光伏制造業呈現逐步改善和向好局面。由于技術工藝進步帶動生產成本下降,上游硅料、硅片、原輔材以及下游逆變器、電站等環節的成本逐漸下降,骨干光伏制造企業毛利率明顯提升,集中度也有所提高。
二、不利因素
(一)市場需求與補貼拖欠不協調
當前,我國光伏產業面臨著市場需求和補貼拖欠的不協調的問題。截至2018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附加補貼缺口已經超過1400億元,其中僅光伏缺口就超過600億元;光伏電站持有量大的企業補貼拖欠數額也已高達幾十億元,承受著巨大的資金壓力。雖然,依靠補貼發展至今的光伏漸漸強烈地意識到需要擺脫補貼依賴才能有“生路”,但要實現平價轉變還需要一個過程。
(二)光伏企業面臨融資困境
光伏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需要合理的投融資作為堅實的資金支持。我國光伏企業發展起伏,企業普遍面臨資金鏈緊張、財務費用高,償債壓力大的困境。目前光伏企業融資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融資難仍然是制約光伏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金融市場融資渠道受阻;二是由于光伏裝備產能嚴重過剩、產業低迷、盈利能力底下、企業經營不善、高負債低利潤等原因造成的資本市場融資能力嚴重不足;三是以往光伏產業的發展政府補貼占比高,許多外資企業撤資導致政府補貼隨之流出國外,加劇了我國光伏企業的融資困境。
(三)產能過剩、消納困難
一方面,我國的太陽能資源總體非常豐富,但分布極為不均勻,裝機也極不均勻。全國三分之二的光資源分布在GDP占比僅為5%的東北、華北、西北地區;裝機方面,截至2017年底,“三北”地區的光伏發電裝機量為75.6GW,占全國的58%,雖然2017年底全球太陽能裝機容量中國以130.4GW排名第一,但我國電網通道建設的速度嚴重低于光伏規模的增長速度,以致消納通道受阻。另一方面,消納困難導致棄風棄光現象嚴重。我國光伏發電量無法就地消納,必須借助高壓、超高壓遠距離輸電將富余電量送往我國的中東部地區使用。在目前電網基礎相對薄弱、網源規劃不協調、就地消納空間有限、跨區輸送通道和調峰能力不足、市場化機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約下,“三北”地區新能源消納矛盾突出,棄風棄光集中的甘肅、新疆合計棄電量在國家電網總棄電量中占比超過60%。
2019-2023年全球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預測
2017年,全球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為386GW;2018年,全球新增太陽能光伏裝機量94GW,累計裝機容量達到480GW。
我們預計,2019年全球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570GW,未來五年(2019-2023)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5.40%,2023年全球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011GW。
圖表 中投顧問對2019-2023年全球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預測
數據來源: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
2019-2023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預測
2016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總量為77.42GW;2017年,光伏發電新增裝機53.06GW,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30.48GW;2018年,光伏發電新增裝機44.26GW,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74.63GW。
我們預計,2019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221GW,未來五年(2019-2023)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7.06%,2023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415GW。
圖表 中投顧問對2019-2023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預測
數據來源: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