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文化旅游 中國文化旅游 中國文化
中投顧問:2018-2022年中國文化旅游行業預測分析
影響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支持
2016年12月,國務院發布了《“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實施“旅游+”戰略,推動旅游與城鎮化、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和現代服務業的融合發展,拓展旅游發展新領域。
《規劃》要求促進旅游與文化融合發展。培育以文物保護單位、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設施和實踐活動為支撐的體驗旅游、研學旅行和傳統村落休閑旅游。扶持旅游與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數字文化產業相融合。發展文化演藝旅游,推動旅游實景演出發展,打造傳統節慶旅游品牌。推動“多彩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區建設,集中打造一批民族特色村鎮。
(二)文化和旅游部成立,將助力文化旅游產業整體發展
2018年3月,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公布。根據方案及說明,文化部和國家旅游局的職責整合,將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為國務院的組成部門,不再保留文化部和國家旅游局。文化和旅游部的組建,將文化工作與旅游工作進行更緊密的結合,既符合二者內在屬性的關聯,又把握了當下消費升級的內在需求;能夠解決旅游開發當中的痛點,對發展優質旅游、全域旅游以及打造超級旅游IP具有重要意義。
文化和旅游部的組建對發展全域旅游、鄉村旅游、優質旅游,整合文化、旅游資源,是很大的利好。國內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進軍文旅產業,特色小鎮、全域旅游、田園綜合體、養生度假等等主題類型層出不窮。國內文旅產業的發展已初具規模,此次文化和旅游部的組建,將有助于加大文化產業挖掘力度,推動更多旅游企業在打造旅游硬件項目的同時,加入更多文化內涵,從而助力文化旅游產業整體發展,將助推中國產生更多超級旅游IP。文化和IP將能從根本上重構旅游全產業體系,探索實現旅游產業升級與消費升級,引領旅游經濟發展進入良性循環。
(三)旅游需求持續增長
當前,我國人均GDP超過8,000美元,正處于旅游消費需求爆發式增長時期,大眾旅游時代剛剛開始。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居民收入增加、消費升級加快,我國居民的旅游消費能力、旅游消費需求和旅游消費群體都將大幅度持續增長。
目前旅游消費者主要是中、青年旅游者。隨著老年群體數量的增加,中國開始向老年社會轉化,相當多的老年人由于身體好、收入穩定、閑暇時間充足,紛紛產生了出國旅游、飛機旅行、外出度假和參加各種專題旅游活動的愿望。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收入的提高,中國廣大農民出游的勢頭非常強勁。無論是出游人數還是出游消費,都保持著高速增長。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比例約為45%,農村旅游市場是中國旅游業未來發展的巨大客源市場。
(四)紅色旅游投資增速提升,輿論關注度逐年遞增
2015-2017年全國紅色旅游接待游客累計達34.78億人次,綜合收入達9295億元。在國家發改委、旅游局等14部委聯合公布的3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中,共有229個景區進入三期建設方案,占比達76.3%。紅色旅游在全國范圍內擁有廣泛的覆蓋面及良好的群眾基礎,隨著投資增速持續提速,發展空間廣闊。
與此同時,紅色旅游媒體報道和網民關注持續走高,整體輿情熱度全面攀升,營造了良好的輿論基礎。進入2017年,紅色旅游在自媒體平臺中信息量快速提升,自媒體已成為紅色旅游宣傳推廣的重要陣地。
二、不利因素
(一)休假制度缺陷
目前,國內休假制度根本不能滿足大眾需求,而只有科學調配,錯開高峰、避開人流,才能保證休假和出行的基本舒適度。由于帶薪休假落實不到位,人們旅游主要靠公共假期,加劇了出行擁堵和景區擁擠。
(二)旅游管理不到位
國家旅游局一再強調的“不合理低價、強迫消費、虛假廣告、欺客宰客”等問題依然不同程度存在;“一日游”不履約、個別景區高額回扣經營擾亂市場秩序、景區流量控制不嚴格等問題時有發生,需要各級各部門不斷完善機制、措施加以解決。
此外,旅游綜合執法力度有待加強,旅游市場秩序涉及點多、面廣,監管難度大,有些單位不同程度存在重投訴、輕處罰現象。同時,對于涉及跨部門、跨行業問題,存在協調聯動不夠積極主動、整治工作不夠及時有效等問題。
(三)發展模式相對“傳統”,“紅色+”有待拓展
盡管紅色旅游與其他優勢傳播資源間呈現一定的融合趨勢,但總體上仍難以“獨挑大梁”。目前為止紅色旅游發展模式還相對“傳統”,市場中出現的主要發展模式集中在紀念場館的參觀學習,生態觀光、演藝表演層面,缺乏創新;“紅+綠”(紅色旅游+綠水青山)依然是景區產業鏈擴展的主要模式,“紅+古”(紅色旅游+古村落)、“紅+鄉”(紅色旅游+美麗鄉村)模式日益受到重視,但相關項目占比較低;感受層面的發展模式集中在演藝表演、模擬感受兩個方面,發展方式相對“保守”,對于互聯網+、IP打造仍欠缺方式與方法。
旅游業收入規模預測
2016年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4.69萬億元,同比增長13.6%;2017年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5.40萬億元,同比增長15.1%。
我們預計,2018年我國旅游業總收入將達到6.2萬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3.49%,2022年將達到10.3萬億元。
圖表 中投顧問對2018-2022年中國旅游業總收入預測
數據來源: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
紅色旅游收入規模預測
2016年,財政部共安排資金15.47億元,有效引導和支持了全國紅色旅游健康有序發展。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全國紅色旅游接待游客11.47億人次,同比增長11.7%,綜合收入達到3060.9億元,同比增長17.2%。
我們預計,2018年我國紅色旅游收入將達到4,248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6.25%,2022年將達到7,757億元。
圖表 中投顧問對2018-2022年中國紅色旅游收入預測
數據來源: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
旅游演出票房收入規模預測
2016年,中國旅游演出票房維持較快增長,實際票房收入為43.03億元,同比增長20%。
我們預計,2018年我國旅游演出票房收入將達到62.0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8.75%,2022年將達到123.2億元。
圖表 中投顧問對2018-2022年中國旅游演出票房收入預測
數據來源: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