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眾創空間 前景發展
中投顧問:2018-2022年眾創空間前景發展預測分析
影響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利好
2016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提出“三步走”目標:第一步,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第二步,2030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第三步,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為了全面推動創新活動的繁榮發展,中央和地方政府連續出臺了一系列的創業優惠政策和幫扶計劃,為雙創的繁榮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治環境。
(二)服務能力提升
從眾創空間所提供主要服務種類數據看,超過90%的眾創空間在提供辦公場地的同時,還為入駐的創業企業提供創業教育培訓、創業導師服務、創業投融資服務、技術創新服務、政策落實、創新創業活動等創業能力提升服務,近半的眾創空間還為企業提供國際合作機會,全方位促進入駐創業企業健康發展,提高創業成功指數。
(三)需求主體增加
在“雙創”熱潮的帶動之下以及營改增帶來的稅負減輕,全國市場主體增長迅速。據中國國家工商總局統計,2016年中國新登記企業552.8萬戶,同比增長24.5%,平均每天新登記1.5萬戶。
另據國家工商總局百縣萬家新設小微企業周年活躍度調查顯示,新設小微企業表現較為活躍,周年開業率達70.8%。而在新設小微企業中,初次創業企業占85.8%。分地區看,西部地區開業率最高,達78.3%,東北地區最低,為61.5%。
二、不利因素
(一)入駐率低
目前,國內眾創空間入駐率不夠,導致空間根本沒有辦法篩選更多優質項目,這也直接導致資金不充足。據行業判斷,單個空間入駐率基本達到60%以上,才可以實現盈虧平衡,但大多數空間達不到這個比率。
根據廈門市眾創空間產業協會發布的《2015廈門市眾創空間發展白皮書》,廈門眾創空間使用率僅51%。與其相比,中關村眾創空間平均入駐率約60%。
(二)同質化嚴重
同質化主要體現在眾創空間提供的服務對象和服務內容上相似,內容通常都包括辦公服務、工商注冊、企業培訓等,服務對象上沒有行業、領域或專業特色,很多眾創空間入駐的多是一些軟件開發或者O2O運營項目。不少眾創空間的商業模式與運營理念都大同小異,做成了“模仿秀”。同質化容易導致眾創空間的惡性競爭,不但不能凝聚創新創業資源,而是稀釋了資源,使資源變得更分散,從而導致資源利用成本提升,不但加重了眾創空間運營者的成本負擔,而且也不利于創業者的聚集交流。
眾創空間數量預測
2014-2015年間,中國眾創空間的規模從50余家發展到2,300余家,增長了46倍。到2016年底,全國納入火炬計劃統計的眾創空間有4,298家。我們預計,2018年眾創空間數量將達到5,610家,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0.16%,2022年眾創空間數量將達到8,260家。
圖表 中投顧問對2018-2022年眾創空間數量預測
數據來源: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