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中國體育 旅游行業
中投顧問:2018-2022年中國體育旅游行業預測分析
影響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利好
2016年5月,體育總局發布《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規劃》提出與旅游部門共同研制《體育旅游發展綱要》,開展全國體育旅游精品項目推介,打造一批體育旅游重大項目。
同月,國家體育總局與國家旅游局簽署了《關于推進體育旅游融合發展的合作協議》,雙方將共設“全國體育旅游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國家體育總局經濟司,國家旅游局規劃財務司),共同組織研制《全國體育旅游發展綱要》,啟動全國體育旅游示范基地和體育旅游項目的遴選,探索建立體育旅游統計指標體系和標準體系,加強體育旅游從業人員培訓進而提高服務質量。
(二)“一帶一路”
2017年7月6日,國家旅游局、國家體育總局聯合發布《“一帶一路”體育旅游發展行動方案》。《方案》指出,體育旅游是體育產業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的新興產業形態,大力發展體育旅游是豐富旅游產品體系、拓展旅游消費空間、促進旅游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是盤活體育資源、實現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推動體育產業提質增效的必然選擇,對于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具有豐富的體育旅游資源,體育旅游發展潛力巨大。
《方案》明確,行動領域包括加大體育旅游宣傳力度、培育重點體育旅游產品、加強體育旅游項目設施建設、促進體育旅游裝備制造、開展體育旅游示范和選樹、發展重點體育旅游目的地、打造體育旅游合作平臺、強化體育旅游智力支撐。
(三)產業結構升級
產業結構升級是體育產業和旅游產業從低級化向高級化升級發展的趨勢和必然選擇。對于旅游產業而言,“旅游+體育”是中國旅游產業從觀光到度假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對于體育產業而言,“體育+旅游”是中國體育用品業轉型升級為體育服務業的必然選擇。
(四)“互聯網+”
從產業角度看,為了促進體育和旅游產業的融合,需要通過“互聯網+”的模式來推動。利用互聯網思維的引導對體育旅游產業鏈進行重組,該項舉措的重點在于對陳舊的資源模式、產品模式和市場環境進行對接,形成互補局面。基于“互聯網+”思維模式的引導,利用技術、產品、市場和組織的滲透和交叉來建立起共同發展的平臺,不斷拓展原先的產業鏈。
從企業角度看,旅游尤其是體育旅游信息化程度非常低,產品的生產、銷售、營銷等各個環節都存在著被信息化改造的機會。如何借助移動互聯網提升效率、降低邊際成本是值得去探索的。
(五)投資熱
按照國外經驗來看,山地戶外、水上運動、冰雪運動和高爾夫運動等占整個運動休閑市場的80%,而這些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高質量、高水準的軟硬件服務。因此,體育產業與資本市場必須打通,資本的介入、從業者的創新思維是讓中國體育旅游實現產業升級的關鍵。根據國家旅游局發布的《2015年全國旅游業投資報告》,我國體育旅游不斷受到重視并得到快速發展,2015年體育旅游實際完成投資791億元,同比增長71.9%。
二、不利因素
(一)行業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從宏觀層面看,體育旅游面臨市場主體不成熟,旅游產業和體育產業相互融合不足,旅游資源不能與體育旅游共享等問題。從行業層面看,體育旅游存在諸如規模不經濟、營銷難度大、專業人才缺失以及資源稀缺等行業痛點。從企業層面看,中國的體育旅游更突出表現為缺少有實力的平臺型企業。
(二)體育比賽時效性強
體育比賽通常具有很強的時效性,以體育比賽為基礎的觀賽型體育旅游受比賽時間限制較大,錯過了規定的時間,就失去了參與的機會。體育比賽的時間大多都是固定的,根據不同的比賽項目和性質,比賽時間長短和周期會不一樣。例如NBA全明星賽、歐冠決賽都是一年一次;世界杯、奧運會都是四年一屆。一旦錯過比賽時間,則需要等待較長的時間,這對參與者和組織者來說都是極大的損失。
(三)行業門檻較高
某些體育旅游項目由于本身具有極強的專業性,因而建設的成本費用高。一是專業工具及設備成本高。例如參加登山活動、組織自由滑翔項目等都需要配備專門的旅游設備,其中有些配套設備需要進口,成本費用很高。一般而言,設備越先進,安全系數越高。二是專業服務費高。很多人在參加體育方面的旅游活動之前,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參加專業性的集體訓練,需要配備專業的指導老師以及跟隊醫生,這些方面都會花費不少費用。因此,體育旅游項目的開發,需要有充足的經費支持,進入門檻較高。
(四)優質產品缺乏
體育旅游在產品供給層面存在著巨大的挑戰。體育熱、馬拉松熱是近年才興起,出境觀賽也是近年來才漸成規模。在這之前體育旅游的需求并不旺盛,所以對應的供給層面缺乏豐富的產品,也缺乏優質的產品。產品的“量”和“質”都嚴重不足。一些大型的旅游集團的體育旅游起步也比較晚,小型的體育旅游創業公司受限于現有的用戶人群,新產品的拓展也很受局限。
市場規模預測
綜合以上因素,我們預計,2018年中國體育旅游市場規模將達到5,480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0.76%,2022年中國體育旅游市場規模將達到16,020億元。
圖表 中投顧問對2018-2022年中國體育旅游市場規模預測
數據來源: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