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中投顧問 建筑業報告 建筑業規模
中投顧問:2017-2021年中國建筑業發展預測分析
中投顧問對中國建筑業發展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利好
2015年5月25日,發改委對外發布首批PPP推介項目共計1,043個,總投資1.97萬億元。項目范圍涵蓋水利設施、市政設施、交通設施、公共服務、資源環境等多個領域。
2015年6月29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簽署儀式在北京舉行。根據全球各國家和地區的鐵路規劃,預計到2020年,世界鐵路的總投資額將超過15萬億元,平均每年投資金額將超過3萬億元。預計到2020年,世界高速鐵路總里程將超過5萬公里,未來7年內的新增里程將達到3萬公里以上,由此帶來的高鐵直接投資將超過6.7萬億元。隨著中泰鐵路、中老鐵路的相繼落地,狹義上的“泛亞鐵路”已進入實際啟動階段,從云南昆明出發,終點到達新加坡,預計中國獲得市場份額或將超過3,000億元。
2015年9月21日,《關于推動建筑市場統一開放的若干規定》正式發布。《若干規定》明確了維護公平競爭、清除各地市場壁壘的要求。推動建筑市場統一開放,一方面要解決人為分割市場、設置不合理條件排斥外地企業等問題;另一方面要切實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保證優秀企業自由流動,對建筑業發展起到帶動作用。
2015年10月9日,住建部發布《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為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進一步簡政放權,促進建筑業發展。
(二)基礎設施建設空間較大
目前我國的基礎設施在某些方面已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高鐵、高速公路的通車里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目前政府仍然在加大投入。城市的基礎設施,新建和改造的空間非常大,尤其是交通設施和地下管網、海綿城市的改造將會給市政企業帶來巨大的機會;特大型、大型城市的公共交通建設將延續很長一段時期,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的人口密度為例,我國城市人口的密度比歐美一些城市的人口密度要大得多,公共交通成為解決城市交通的主要選擇。因此,軌道交通的建設,將會與城鎮化的進程共始終,已經建成的城市,土地資源不可再生,地下空間的使用將持續推進,在可以預見的未來20年城鎮化進行中,軌道交通的建設將不會停止,并逐步從特大型、大型城市發展到地級市。
(三)對外承包工程競爭力增強
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一帶一路”的核心內容,意味著建筑業將成為這項政策最直接的受益者。2015年,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1,540.7億美元,增長8.2%,增速比上年提高4.4個百分點。新簽合同額2,100.7億美元,增長9.5%。
二、不利因素
(一)房屋、工業建筑市場空間較小
從房屋的需求和供給來看,房屋建筑市場很難實現大的增長,將從高速增長逐步變為緩慢增長,再逐步萎縮下降。
工業建筑發展空間存在行業差異,傳統行業的建設量將回落,新興行業的投資中,設備投資占比較大,建設投資比例將不會太高。
(二)人工成本上升
由于建筑行業的技術工種鋼筋工、水泥工、水電工、木工技術含量高、工作強度大。目前,從業人員多為60、70年代農民工,缺乏對80、90后新生代農民工的吸引力,建筑行業技術工人、熟練工人出現了斷層、青黃不接的現象。建筑企業為了留住這些稀缺的技術工人,紛紛提高工資。
(三)工程墊資與工程拖欠款現象嚴重
目前建筑企業工程墊資與工程拖欠款現象較為嚴重,房地產開發商在住房銷售出現困難時,多采取以房抵款的形式,而多數市政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也要2年以后才能逐漸交付,對建筑企業的資金周轉和生產經營造成較大壓力。
中投顧問對2017-2021年中國建筑業增加值預測
{$SplitPage}
2015年,中國建筑業增加值為46,456億元,同比增長6.8%,增速低于國內生產總值增速0.1個百分點。我們預計,2017年中國建筑業增加值將達到52,791億元,未來五年(2017-2021)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6.45%,2021年中國建筑業增加值將達到67,785億元。
中投顧問對2017-2021年中國建筑業總產值預測
2015年,中國建筑業總產值為18.08萬億元,同比僅增長2.3%(較2014年10.2%的增速下滑嚴重)。我們預計,2017年中國建筑業總產值將達到20.18萬億元,未來五年(2017-2021)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6.15%,2021年中國建筑業總產值將達到25.62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