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中投顧問 土壤修復市場規模 土壤修復市場報告
中投顧問:2020年我國土壤修復市場規模可達2600億
近年來隨著企業在土壤修復技術上投入力度加大,政策扶持預期加強,我國土壤修復行業去得了較快發展,市場規模與從業企業數量雙增。2015年全國土壤修復合同簽約額達到21.28億,同比增長67%,從業企業數量也由2014年約500家增長至900多家,將近翻了一番,全國土壤修復工程項目超過100個。
在環保行業發展相對較成熟的美國和歐洲國家,土壤修復行業總產值在行業起步和高峰階段占GDP的比重分別為0.1%和0.5%左右,中國土壤修復行業總產值占GDP的比例不到0.01%,整個市場尚處在萌芽階段,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土十條”落地將加速行業需求爆發,整個治理節奏及治理模式將會逐漸走向成熟,隨著示范項目的加速落地,土壤修復每年投資需求將不會低于200億元,相對當前年僅50億元的投資額有質的飛躍。
環保部2014年4月公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全國土壤總的點位超標率為16.1%,其中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點位比例分別為11.2%、2.3%、1.5%和1.1%。我國土壤污染整體狀況不容樂觀,土壤修復需求迫切。
土壤修復可以分為工業污染場地修復、農業耕地修復、礦山修復三大細分領域。我國的工業污染場地大約為30-50萬塊,以當前平均每塊場地的處理成本300萬元估算,我國工業污染場地修復潛在市場空間為0.9-1.5萬億。
根據《全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主要數據成果》,全國耕地總面積為20.3億畝,超標率19.40%,污染總面積約為3.9億畝,每畝耕地的處理成本為1-2萬元,則農業耕地修復市場空間大約為3.9-7.8萬億。
我國損毀且未有效治理的礦山土地約為220萬公頃,每公頃治理成本約為10萬元,則全國的市場空間約為2200億元。
因此,我國土壤修復的市場理論上的總的市場容量為5.02-9.52萬億。
從項目的類別來看,由于城市內的“棕地開發”所具有的土地開發價值,工業污染場地修復略微領先于農業耕地的修復和礦山修復,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預測,在“十三五”期間,工業場地、農業耕地和礦山的修復比例分別為7%、3%和5%。
工業場地修復技術及商業模式的成熟度高于農業耕地修復和礦山修復,當前從業企業數量多,所以工業場地修復價格下降速度預計會略高于農業耕地修復,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預計,到2020年,工業場地修復、農業耕地修復、礦山修復的平均價格分別為270萬元/塊、1.4萬/畝、9.5萬元/公頃,也就是說2020年我國土壤修復市場規模可達26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