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在线观看视频-国产极品在线观看-国产极品一区-国产极品视频-国产极品喷水视频-国产极品美女在线观看

關鍵詞:大健康產業 基因測序

大健康十大投資熱點 | 市場規模預測

作者:中投顧問 時間:2016/5/30

  作為中國經濟的新亮點,大健康產業是具有巨大市場潛力的新興產業。預計到2016年底,我國大健康產業的規模將接近3萬億元,居全球第一。到2020年,大健康產業總規模將超過8萬億元。

  從產業發展趨勢看,支撐大健康產業高速運行的引擎有三個:第一,人口老齡化與環境污染提高了居民的保健、醫療潛在需求;第二,居民健康意識提升擴大了醫療保健支出;第三,政策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這三大利好因素預計在未來仍將繼續發酵,從而推動大健康產業的持續發展。

 

  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對大健康產業進行全面研究,梳理出產業中十大熱點:養老產業、健康管理、商業醫保、醫療美容、在線醫療、養生旅游、智慧醫療、康復醫療、醫藥電商、基因測序,本文將圍繞這十大投資熱點的市場規模及前景逐一進行分析。

  資料來源: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
    養老產業

  2020年養老產業市場規模達3.4萬億元

  我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2.2億,占總人口比重為16.1%,已超過國際老齡化標準。老年群體規模不斷壯大一方面加重了我國經濟的負擔,另一方面創造出無限商機。

  人口老齡化使養老產業受益,以每位老人每年消費1萬元計算,目前養老產業市場規模超過2萬億。

  根據全國老齡辦數據,2020年全國60歲老年人口將達2.48億,老齡化水平為17%。從2015年到2020年間,隨著經濟發展、國人養老觀念的改變,老年人消費水平也將有所提高,以GDP增速作為老年人均年消費金額增長率計算,假設未來五年GDP復合增長率為6.5%,那么到2020年,則每位老人每年消費金額約為1.37萬元,養老產業市場規模達3.4萬億元。

  國家對養老產業的關注從未間斷,相關政策密集出臺。

  ●2013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完善扶持養老服務業的投融資業務、土地供應、稅收優惠、補貼政策等”。

  ●2014年《于鼓勵外國投資者在華設立營利性養老機構從事養老服務的公告》提出“鼓勵外國投資者在華獨立或合辦營利性養老機構”。

  ●2015年10月29日中央在十三五規劃的建議中提出“推動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相結合,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在政策的支持下,養老產業正成為國家新興支柱型產業,發展空間巨大。

  養老產業除了受到國家政策的支持,還有產業投資的厚愛,尤其是房地產與保險,這兩行業正積極地開疆拓土。

  目前,全國至少有80家房地產企業進軍養老行業,這也正是養老地產在養老產業商業化道路上走得最快的原因。此外,中國人壽、泰康人壽、中國平安、合眾人壽、太平保險等保險大佬也紛紛布局養老地產,企圖在養老產業萬億市場規模上分一杯羹。

  面對超2萬億市場規模,企業可以重點關注養老地產、養老服務、養老金融保險、養老日用品、養老娛樂以及養老教育六大領域。

  民間資本進入養老事業可以在方式上有所創新,一些有條件的生產保健品的藥廠可以延伸其產業鏈,投資建設養老機構,推廣其保健產品的銷售,實現“雙贏”;另外一些工作量不飽和的民營醫院也可以合理利用閑置資源為養老事業服務。而且,民營養老機構實行產業化以后,可以在不同城市連鎖經營,一方面能夠迎合了消費者追求新鮮感的旅游式休閑養老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填補了國辦養老機構在這方面的空白。

  1.養老產業前期資金需求大,投資回報周期長,短期收益率偏低,專業管理難,配套服務設施要求高,市場準入者需警惕風險。

  2.從現在市場在位者的狀況來看,盈利模式尚待探索,市場還有待培育。

  3.養生、護理和治療,而這三個專業領域進入的臺階都相當高,不是普通服務商能夠隨便跨越的,存在一定的門檻。

  4.面對養老產業中存在的風險,企業可以借鑒養老產業較為發達的日本、美國等國家的經驗。

  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超500億市場空缺有待填補

  國內食物安全問題嚴峻、慢病高發、空氣污染等各種要素而引發的憂慮,以及富裕人群對健康生活需求的提高,給健康管理的發展提供了機遇。我國健康管理市場潛在規劃大約600億元,而現階段僅完成了30億左右,超過500萬市場空缺有待填補,健康管理產業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末起,我國體檢事務迅猛展開,年均增長率約為55%。特別2003年非典疫情(SARS)今后,大眾健康意識逐步增強,集體體檢事務隨之升溫,催生大批新式的體檢組織。據我國醫師協會計算,我國各類健康體檢組織數量在2010年就超過6000家。2005年后,不少體檢組織依托慣例體檢事務,華麗轉身成為健康管理組織,并推出私家醫師、健康會所、長途問診、移動醫療等多種健康管理業務。目前,我國的健康管理行業已完成初始資本積累,步入快速發展階段。

  健康管理產業受到國家政策支持。

  ●2013年,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號召用市場化的手段解決健康服務的供給不足問題,并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服務業體系。

  ●此外,國務院等機構陸續頒布了《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健康體檢管理暫行規定》等來完善醫療健康法律,為健康管理提供法律保障,這使得健康管理行業面臨著極好的發展機會。

  隨著國家對醫療體制改革的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進入醫療健康行業的政策利好、專業健康管理服務消費市場的巨大增長潛力等因素使專業健康管理服務產業成為投資機構競逐的重點行業,其中體檢中心、體外診斷、微量元素檢測、生殖健康、中醫養生、月子中心和康復中心成為最具投資潛力的領域。

  此外,商業模式創新與技術創新是專業健康管理未來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其中體檢主導模式、中藥調理模式、資源整合模式、私人醫生模式、技術服務模式、綜合信息平臺模式是現階段最適合中國國情與民眾需求的商業模式創新。同時,物聯網技術的出現也為專業健康管理服務的發展開拓出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和巨大的市場需求空間。

  健康管理正處于市場培育階段,市場認知度低,一些健康管理理念還不能被公眾普遍接受,行業總體來說盈利水平較低,但健康體檢等細分領域盈利狀況較佳。隨著人們對健康管理認識的不斷深入,將翹起一塊巨大的市場。健康管理門檻適中,對資金、技術無嚴苛要求企業應當盡早布局。

  商業醫保

  未來十年市場規模有望達1.8萬億元

  商業醫保是朝陽產業,醫療信息化水平提高,市場規模達到千億級別,預計未來十年有望達1.8萬億元。商業醫保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證監會大力倡導商業健康保險的發展,未來大病醫療保險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隨著政府對大病醫療保險建設的推進,大病醫療保險的保費出險爆發式增長,2015年上半年大病醫療保險保費約172億元,已超過2014年全年的156億元。在大病醫療保險領域,中國人壽和人保集團基本瓜分了整個市場,中國人壽占據超過一半的市場份額,人保集團緊隨其后2014年全年市場份額為42%,2015年上半年提升至45%。

  1.商業醫保產業鏈前端為藥品、醫療設備的生產企業以及銷售商。

  2.中端為保險中介機構,代理銀行。

  3.后端是社會醫療保險機構,商業醫療保險提供者,醫療服務提供者,保險公估人,政府,律師等。

  4.商業模式主要有管理式醫療、結合式醫療、第三方管理、醫保合作等模式。

  目前商業醫療、健康保險仍以“微利經營”為原則,擴大市場才能獲得更多絕對收益。這對保險公司的產品設計、營銷方案、風險控制等方面提出了高要求,迎來窗口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盈利模式的挑戰。這對于產品設計能力強、營銷渠道廣、精算專業隊伍強的大型商業保險公司來說是一次進階的機會。

  未來,中國醫保可能從全民基本醫保走向“基本醫療保險為主,商業醫保為輔”的德國模式,商業健康險將迎來爆發性增長。由于大病保險被政府定性為保本微利,未來健康保險公司介入的動力在于借龐大的客戶資源和政府支持二次開發“健康管理產業鏈”,從健康管理的大蛋糕分利。保險公司對醫保體系的參與程度將越來越高。

  醫療美容

  2019年醫療美容或將達到1100億元的規模

  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對美容日益重視,近年醫療美容呈現快速發展趨勢,基本保持15%以上的增速,處于快速成長期,其或將于2019年達到1100億元的規模,市場前景良好,在大健康行業中十分凸顯。此外醫療美容毛利率水平較高,進入門檻適中,對資金、技術等沒有過嚴要求,令許多資本紛紛涌入其中,投資非常活躍。

  2015年中國整形手術占據了全球總量的16%以上,成為全球第三整容大國。女性是醫療美容主力軍,占消費者83%,而且醫療美容消費群體年齡年輕化趨勢明顯。

  2009-2015年,我國醫療美容保持15%的年復合增長速度,其中非手術醫療美容增速高于全行業整體,達到18.9%,手術醫療美容增速只有10.7%。我國醫療美容服務行業高度分散,有超過24000家醫療美容機構及診所。

  市場參與主體不僅有正規合法的民營單店醫療美容機構、民營連鎖醫療美容機構和設有醫療美容科室的公立醫院,還有非法的美容沙龍。公立醫院醫療美容科室占據市場份額的34%,民營單店經營占26%,民營連鎖經營占21%,還有19%為非法美容沙龍。

  當前醫療美容機構的市場集中度尚不高,鮮有品牌影響力較大的機構出現,投資者可以發力品牌連鎖發展,率先在市場中打響品牌名氣,進行專業化發展,例如韓國醫療美容行業分工明確,醫生只精研自己最擅長的某個項目,所以顯得實力更強,投資者可以借鑒韓國醫療美容的分工模式,引入先進設備,提高醫療技術,吸引高端醫療美容人才,打造以健康為目標的醫療美容集合體,成為顧客的終生美麗管家。

  在線醫療

  在線醫療市場規模呈指數增長態勢

  近幾年,國內在線醫療發展迅速,2014年在線醫療市場規模為108.8億元,2015年市場規模超170億元,預計未來3-5年將有望突破500億元。在線醫療前景非常樂觀,其由于能顛覆傳統醫療的運營模式,提高患者就診便捷度和效率,在剛興起不久,便受到眾多資本的追捧。

  當前在線醫療行業PC端覆蓋范圍更廣,但是移動APP的用戶粘性更高,掛號問診類APP呈現“一超多強”格局,春雨醫生為第一梯隊,平安好醫生、掛號網等品臺為第二梯隊。從整個就醫流程來看,用戶增值收入主要來自在線問診和院外康復來個環節,且收費服務均為“一對一的醫生咨詢服務”。

  在政府積極推動“互聯網+”浪潮的情況下,在線醫療作為“互聯網+醫療”的產物,也獲得了較多優惠政策,政策環境良好。

  ●2014年,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推進醫療機構遠程醫療服務的意見》,意見指出將推動醫療機構遠程醫療服務,鼓勵各地建立遠程醫療服務平臺。

  ●2015年年初,衛計委出臺的《關于印發推進和規范醫師多點執業的若干意見》、同年國務院辦公廳頒發的《全國醫藥衛生服務體系綱要(2015-2020)》,都為在線醫療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指導。

  當前我國在線醫療流量規模增長迅速,而營收規模增長緩慢,行業發展關鍵問題仍然在如何獲取用戶和實現流量規模大幅增長上;從投資的角度看,2010年之前,在線醫療領域獲投資非常少,2010年之后開始呈幾何級數增長態勢,投資規模增長迅速,且投資輪數多為種子天使輪。可見,我國在線醫療行業目前正處于快速發展的成長期。

  投資者可以一方面打造線上診尋與線下連鎖藥店的O2O閉環服務,用戶在診尋后醫生通常會推薦相應藥品,打通醫藥O2O有利于實現快速并準確購買藥品的目的;另一方面與健康商業保險相結合,健康醫療與商業保險結合,為用戶提供全面而綜合健康監測、改進建議及醫療保險服務,不僅可以贏得用戶更高的參與度,在風險模式及服務模式上亦可得到提升。

  {$SplitPage}

  養生旅游

  未來五年養生旅游市場規模將達千億級

  養生旅游占總旅游交易規模的1%左右,2015年中國旅游市場總交易規模為41300億元,養生旅游的交易規模約為400億元。

  現階段,養生旅游市場擁有良好的市場發展環境,發展空間巨大。未來五年養生旅游的市場規模將呈快速增長態勢,年復合增長率有望達到20%左右。2020年市場規模將在1000億元左右。養生旅游作為大健康產業和旅游產業的復合型產業,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

  中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中國現有老齡人口已超過2億,且每年以近800萬的速度增加,到2050年,中國老齡人口將達到總人口的三分之一,而老齡人口更傾向于養生旅游。

  此外當前國家鼓勵旅游多元化發展,較為支持旅游,而養生旅游是旅游的一個重要細分行業。

  ●2014年《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要積極發展休閑度假旅游,推動形成專業化的老年旅游服務品牌,并發展特色醫療、療養康復、美容保健等醫療旅游,養生旅游是醫療旅游的一個細分行業。

  ●2015年《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大力開發休閑度假旅游產品,鼓勵社會資本大力開發溫泉、滑雪、濱海、海島、山地、養生等休閑度假旅游產品。

  1.從地域角度來看,以珠三角地域養生市場為主,輻射海外華人及亞洲市場;

  2.從年齡角度來看,以中老年人群為主,中年為輔,中老年市場的休閑度假消費數量較大,消費訴求多為醫療、延年益壽;

  3.從性別角度來看,以女性市場為主,養生保健消費較大,其養生商品的購買力較強;

  4.從商務市場看,養生保健消費量大,對養生餐飲消費要求較高。消費者較為注重生態養生場所的檔次規格,消費額較高。

  投資者應注意養生旅游不同于一般旅游,必須進行養生活動與養生項目的共同開發,而且是以生態為手段的養生開發,如在觀光游樂中開展養生活動、項目等。養生旅游需要因地制宜創新發展模式,加強旅游區域合作,實施養生旅游集群化發展,推進區域旅游整體優化。此外,在養生項目中結合旅游區的養生文化脈絡和民俗特色能提高品味和檔次,從而有利于推出有鮮明主題、合理配置的項目,形成質量較高的文化觀賞產品、自然觀景產品等。

  智慧醫療

  未來五年智慧醫療年復合增長率或在30%左右

  目前,醫改進入攻堅期,醫保控費的壓力急需釋放,提高醫療服務效率和質量迫在眉睫,同時,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等新興技術正突飛猛進,智慧醫療受到國家政策大力支持,有望快速發展。

  我國約47%的醫院已經制定全面信息化規劃,約95%的醫院制定了部分或全面的信息化發展規劃。后期隨著醫院和政府加大在醫療信息化建設方面的投入,我國醫療信息化需求將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

  智慧醫療起步較晚,目前投入還較少,存在巨大的增長空間。僅從可及的醫療信息化(智慧醫療的組成部分)數據來看,目前國內人均醫療信息化投入約為2.5美元,相比美國人均醫療信息化近85美元的水平,僅為美國的3%。2015年我國智慧醫療的市場規模約為260億,未來五年年復合增長率或在30%左右,到2020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約1000億元。

  對于政府來說,智慧醫療不僅是整合醫療資源、提高醫療服務效率的方案,更是提高醫療資源使用效率,降低醫保壓力的可行方案。“十三五”規劃建議落地,健康中國正式升級至“國家戰略”,以三醫聯動、醫藥分開、分級診療為核心的健康中國建設將成為“十三五”期間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重頭戲,這加速推動了新興互聯網醫療產業走向成熟,并為智慧醫療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醫院信息化(智慧醫院系統)、區域醫療信息化(區域衛生系統)、健康管理信息化(家庭個人健康管理)是智慧醫療最重要的三個子板塊,共同組成了智慧醫療的金字塔。

  1.醫院信息化主導院內資源與信息的流動,為智慧醫療最基礎的部分;

  2.區域醫療信息化為區域內醫療資源和信息的共享和互通提供了契機;

  3.金字塔的頂端為個人健康管理,為智慧醫療發展的最終落腳點,實現了醫療資源和信息向個人的傳遞。

  4.這三個部分環環相扣,為原本封閉在醫院中的醫療資源和信息向個人的流通

  提供了實際方案。

  在這三個子板塊中,醫院信息化發展相對最為成熟,目前國內市場規模約70億元;區域醫療信息化次之,目前正處于快速成長期,目前國內市場規模約17.5億元;個人和家庭健康管理則是處于雛形階段,目前國內市場規模約20億元。但相對海外市場來說,國內各板塊均處于擴容階段,市場空間巨大,尤其是健康管理模塊,潛在市場空間在千億量級。

  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應注意以下方面,其一,智慧醫療是互聯網+醫療的產物,企業需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帶來的便利,加強互聯網在醫學行業的應用,提高醫療效率,拓寬醫療服務范圍;其二,由于智慧醫療涉及大量大數據、云計算、異構網絡互通、醫療感知和信息融合等技術,且技術難度較大,企業需培養、引進復合型人才,降低市場進入門檻。

  康復醫療

  2020年康復醫療產業規模有望達到700億元左右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入院治療之后特別是術后治療為主的康復治療需求快速增長;此外,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我國殘疾人總人數已超過8500萬,而真正得到康復治療的不足10%;從人口結構來看,我國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的趨勢逐漸明晰,當前我國60歲以上老齡人口占比達到15.5%。術后治療迅速發展、龐大的殘疾人群、老齡化率上升使得康復醫療市場面臨著廣闊的市場需求,康復醫療產業蘊藏著巨大商機。

  2015年國內康復醫療市場規模約270億元,目前國家正在大力推動醫療服務改革,隨著三級康復醫療體系建立、完善和康復醫療醫保政策進一步優化落實,行業將進入爆發期。預測至2020年我國康復醫療產業規模有望達到700億元左右,年復合增速不低于20%。

  中國康復醫療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要加強全行業監管與屬地化管理,統籌城鄉、區域資源配置,統籌當前與長遠,統籌預防、醫療和康復,中西醫并重,注重發揮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整體功能,促進均衡發展。我國衛生總費用從2005年0.8萬億增長到2015年3.9萬億,占GDP比重穩步上漲;入院人數也從0.7億增長到2億,人均衛生費用翻兩番,行業空間巨大。

  我國現代康復醫學事業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目前康復資源主要分布在殘聯、衛生、人事及社會保障、民政、教育以及社會機構六大方面。我國現有3288家綜合醫院設置了康復醫學科,占全國綜合醫院總數的24.6%,其中50%的康復醫學科開設了康復病區。中西藥融合將成為未來康復醫學的發展方向,企業可對中藥、西藥有進一步研究,提前布局康復醫療市場,搶占市場份額。

  今后康復醫療服務對象將擴展為久治不愈的慢性病、生活方式病、中老年病等患者,企業可針對更多患者提供康復醫療服務,同時也可將康復醫療滲透到每個家庭中。醫療康復作為一種服務行業,極其重視康復醫學人才,企業應加強對康復醫學人才的培養和引進。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康復醫療行業雖然需求巨大,但體系不完善,我國綜合醫院康復科及康復專科機構數為3800家,占比28.4%,康復床位數98992,占比2.2%,康復醫護人員數39833,占比0.72%,未形成系統、完備、充足的康復醫療供給體系。此外,缺乏統一的行業管理標準;康復機構規模小、檔次低、數量少,建設水平有待提高;康復機構定位不明確,缺乏可借鑒的成功模式。

  醫藥電商

  2020年醫藥電商市場規模有望達330億

  我國醫藥電商行業發展較早,經過近20多年的發展,中國醫藥電商現在仍處于成長初期,政府對于處方藥銷售監管嚴格是制約其發展的主要原因。2014年《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的發布,預示著處方藥政策或將放開,在政策的推動下,中國醫藥電商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也將成為最值得關注的潛力行業。

  政策及消費環境的改變,推動了醫藥電商的發展,近幾年醫藥電商市場規模取得了較快發展。“十二五”期間,中國網上藥店市場的總體規模由2011年的4億元迅速增長至2015年的152億元,五年間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171.67%。

  但是,由于中國監管政策較為謹慎,中國醫藥電商的滲透率目前僅為0.35%,遠低于整體電商10%的滲透率,更遠遠低于美國30%的醫藥電商滲透率,這些數字差異的背后,反映的是中國醫藥電商巨大的發展潛力。

  隨著網售處方藥政策進一步放開、醫藥冷鏈物流的不斷完善,未來五年,醫藥電商年均復合增長率有望達到50%以上,至2020年,我國醫藥電商市場規模將超過1100億元。

  在線醫保個人賬戶支付的開放已經在沈陽、杭州等城市試點,網售處方藥也有望放開,政策利好下,醫藥電商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我國疾病譜不斷發生變化,尤其是慢性病患病率和慢性病患者數量逐年上升,龐大的慢性病用藥基數,為醫藥電商提供巨大的發展空間。

  目前醫藥電商所售商品主要包括醫療器械、計生用品、醫藥和保健品四大類,其中藥品類別由于在政策上處方藥銷售暫未開放,而處方藥占比巨大,所以醫藥電商在商品規模上仍有較大市場空間。

  在醫藥電商的支付環節,由于受到藥品醫保結算的影響,限制了部分消費者的線上消費,目前,醫保結算僅授權于個別線下實體藥店,未來隨著政策的方框,醫藥點上將結合醫保結算,產生不同于傳統點上的新型支付形式。

  此外,當前制約我國醫藥電商發展除了有體制及政策方面的原因,醫藥冷鏈物流也是重要的制約因素之一,未來醫藥物流必將走向專業化,第三方物流模式會成為醫藥物流的主要模式,醫藥電商的快速發展將會帶動醫藥冷鏈物流需求,為該行業帶來發展機遇。

  基因測序

  基因測序未來三年復合增長率將超過20%

  精準醫療是未來醫療的發展方向,基因測序作為精準醫療的入口,在今年兩會期間引起高度重視。我國的基因測序行業還處于起步階段,政策方面經歷了灰色地帶到全面叫停,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逐漸破冰。隨著我國人口的老齡化,腫瘤等的發病率的提高,醫療需求也將繼續增加,基因測序在我國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2008年,二代測序技術NGS的出現和推廣,讓測序成本開始加速下降,并明顯超過摩爾定律的預測,現在人類全基因組測序成本已經降到1000美元以下,未來這一數字還將繼續下降,測序技術成本的下降讓測序技術可以更多地被普通大眾所接受。

  從全球范圍來看,近幾年來基因測序市場飛速發展,從2007年的7.94億美元增長到2013年的45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33.5%,預計未來幾年依舊會保持快速增長,2018年將達到117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21.1%。

  基因測序儀增速已經放緩,預計2014-2020年測序儀的復合增長率是15.4%;基因測序生物信息學全球市場(目前測序行業最大的難點和瓶頸),2012-2018復合增長率23%。下游應用市場以科學研究為主,腫瘤檢測占下游最大的市場份額,下游應用市場開拓也是未來基因測序行業的主要增長動力來源。

  具體而言,基因測序未來幾年的主要投資機會表現在以下幾點:

  1.未來幾年對測序儀的需求會逐步放大,近5年將面臨較好發展機遇,與測序儀配

  套的耗材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2.無創產前檢測(NITP)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已經普遍展開,在國內,隨著政策的推動,NIPT的發展將進入快車道,迎接它的是一片藍海。

  3.基因測序在腫瘤、心腦血管個性化醫療相關領域目前仍處在探索階段,也是未來基因測序醫療應用的爆發點,想象空間巨大。

  趨勢

  未來幾年,大健康產業投資五大方向:

  一是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巨大細分市場,如養老產業;

  二是醫療服務的垂直化、專業化,如醫療美容、健康管理、康復醫療;

  三是技術升級推動產業升級,主要包括智慧醫療、基因測序;

  四是“互聯網+醫藥”的轉型升級方向,主要是在線醫療和醫藥電商;

  五是產業融合帶來的投資機會,包括商業醫保、養生旅游。在供給側改革和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醫療服務和養老是大健康產業最主要的投資主題。

免費咨詢服務熱線
400-008-0586
0755-8257 1568
地址: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車公廟泰然六路雪松大廈A座4樓 郵編:518040
  • 掃一掃 加微信咨詢我們

    中投顧問 - 劉姍姍

Copyright © 2002-2023 o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中投顧問有限責任公司 中投顧問® 版權所有 粵ICP備10082669號 增值電信業務

經營許可證:粵B2-20110739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1065號 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微信掃一掃關注公眾號“中投顧問”(ID :touziocn),回復“上市公司”即可獲取。

知道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穿长筒袜的有夫之妇hd中文| 精品伊人久久大线蕉色首页| 久久香蕉国产| 正在播放国产美人| 高清对白精彩国产国语| 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 波多野结无码高清中文| 午夜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lover视频无删减免费观看| 欧美最猛黑人xxxx|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91啪|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黄色在线看|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女人与公拘交酡过程高清视频 | 2017狠狠干|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桶个爽| 欧美成人免费观看| 旧里番洗濯屋1一2集无删减| 久久精品国产69国产精品亚洲|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捆绑调教| 国产精品视频不卡|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网站|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 x8x8在线观看|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app| 国产精品久久久| 青娱乐国产盛宴|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狠狠| www.插插| 欧美另类专区| acg里番全彩| 羞羞的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小说| 国产呦系列免费|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久系列|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a∨| 日本在线免费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