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環保問題
兩會聚焦:環保問題成焦點
作者:中投顧問 時間:2014/3/20
2014年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李克強指出,我們要像對貧困宣戰一樣,堅決向污染宣戰。報告在出重拳強化污染防治、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變革、推進生態保護與建設等方面做出工作部署。
李克強表示,2014年的重點工作之一,是要努力建設生態文明的美好家園,并就污染防治等工作提出了具體量化目標。要出重拳強化污染防治。以霧霾頻發的特大城市和區域為重點,以細顆粒物(PM2.5)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治理為突破口,抓住產業結構、能源效率、尾氣排放和揚塵等關鍵環節,健全政府、企業、公眾共同參與新機制,實行區域聯防聯控,深入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中投顧問環保行業研究員侯宇軒指出,環保問題成為“兩會”焦點,原因在于生態文明建設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而且關乎一個民族的未來。霧霾天氣范圍擴大,環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發展方式亮起的紅燈。必須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下決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務。
我國2013年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分別下降3.5%、2.9%,氮氧化物下降4%以上,“十二五”以來三項指標消減了7%以上,但是氮氧化物僅完成“十二五”計劃的20%,盡管減排有成效,但仍任重道遠。今年要淘汰燃煤小鍋爐5萬臺,推進燃煤電廠脫硫改造1500萬千瓦、脫硝改造1.3億千瓦、除塵改造1.8億千瓦,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600萬輛,在全國供應“國四標準”車用柴油。實施清潔水行動計劃,加強飲用水源保護,推進重點流域污染治理。實施土壤修復工程。整治農業面源污染,建設美麗鄉村。
建設生態文明的美好家園,還必須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變革。李克強指出,要加大節能減排力度,控制能源消費總量,今年能源消耗強度要降低3.9%以上,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量都要減少2%。要提高非化石能源發電比重,發展智能電網和分布式能源,鼓勵發展風能、太陽能,開工一批水電、核電項目。加強天然氣、煤層氣、頁巖氣勘探開采與應用。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建立健全居民用水、用氣階梯價格制度。實施建筑能效提升、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發展清潔生產、綠色低碳技術和循環經濟,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強化節水、節材和資源綜合利用。加快開發應用節能環保技術和產品,把節能環保產業打造成生機勃勃的朝陽產業。
強調能源結構優化,污染治理由治標向治本轉變:粗放的生產方式和失衡的能源結構是環境污染的根源。因此,加大節能減排和推進能源結構優化是今后一段時期產業結構調整的主線。隨著大氣污染防治力度不斷加大,未來政策重點將逐漸向治本轉變。光伏、風電、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將迎來新的增長機遇,重點區域天然氣替代燃煤的步伐也將加快。
李克強同時指出,要推進生態保護與建設。繼續實施退耕還林還草,今年擬安排500萬畝。實施“退牧還草、天然林保護、防沙治沙、水土保持、石漠化治理、濕地恢復”等重大生態工程。加強三江源生態保護。落實主體功能區制度,探索建立跨區域、跨流域生態補償機制。
市場化制度建設將推動節能環保市場升級: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探索生態補償機制等工作部署延續了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建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思路。環保的市場化機制將逐漸完善,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市場逐步升級,合同環境服務等創新模式將得到更大范圍的推廣。市場化方向也提升了資源稅擴容、開征環境稅等方面的政策預期。
中投顧問產業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指出,“兩會”的議題往往會成為資本投資的“風向標”,環保產業下空氣治理、水污染治理、環境監測、固廢處理等細分產業必會受到投資者的追捧。
未來五年,是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工業化、城鎮化將繼續快速發展。中國的大氣污染治理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隨著治理范圍的不斷擴大,更多的資金將大舉進軍治理大氣污染領域,其中不排除民間資本。民間資本加入治理大氣污染能加快大氣環境改善的速度,促使環保政策真正落地,實現減少大氣污染排放。
隨著收入的增加,居民對和身體健康密切相關的環境問題的關注度不斷提高,同時,工業化和城鎮化的發展導致水污染的范圍不斷擴散、程度不斷加深。水環境惡化和人民需求之間的矛盾,為水處理及相關行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2013年8月份聯合印發《國家環境監管能力建設“十二五”規劃》指出,“十二五”期間環境監測領域規劃總投資400億元。其中環境監測儀器及運維服務的投入,將占絕大部分。環境監測高端儀器領域進口替代空間大。目前高端儀器一直被外資壟斷,國產PM2.5監測儀器市場占有率僅為15%,未來高端儀器的進口替代空間大,行業并購未來成為趨勢。
固廢處理行業,相比較而言起步較晚,發展也落后于污水處理、煙氣處理等行業。固廢處理行業將是我國環保產業中最具發展前景的領域,成為環保各個子領域發展的后起之秀。“十一五”期間我國環保總投資額與固廢處理投資額分別為2.16萬億元、2100億元,到“十二五”末將分別達到3.4萬億元、8000億元,從投資占比情況來看固廢處理占比由“十一五”的9.7%提高到23.5%。所以,“十二五”期間,固廢處理將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