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國際金融報 簡愛華
《國際金融報》專訪中投顧問簡愛華:高端白酒調整或將繼續
作者:中投顧問 時間:2014/1/5
受宏觀政策和市場環境的影響,2013年業績有可能成為白酒上市公司十年來最難看業績,其中高端白酒受到的沖擊最大,面對高端需求萎縮的局面,高端白酒的調整何時結束成為業內關注熱點。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表示高端白酒的調整將呈現出兩個特點:其一,歷經時間較長,由于中央持續高壓反腐,公務需求回升基本無望,而商務、個人等商務群體并不能有效補充,市場需求依舊不振,此外高端酒企雖然有控量保價之策略,但是也有業績之壓力,市場供需關系短時間難以平衡;其二,高端白酒內部分化嚴重,其中品牌知名度高的茅臺、五糧液或率先走出調整期,而不具有競爭力的高端產品或將持續更長時間,甚至會退出市場。
在高端白酒銷售受挫的同時,二三線白酒開始受到市場的追捧,如青青稞酒等企業由于地域壟斷性受到市場很多投資者的追捧。但是貴州茅臺和五糧液等一線酒企也在積極發力中低端,未來兩者相遇,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簡愛華則表示,大型白酒企業發力中低端進而對二三線酒企形成的擠壓在業內預料之內。一線酒企品牌、資金和渠道優勢明顯,二三線酒企的抵御策略較為關鍵,二三線酒企可以通過產品差異化、定位差異化等避開直接競爭獲得自身的一席之地:青青稞酒的青稞酒與眾不同,一線酒企對其沖擊不大,金六福酒定位婚宴酒,通過品牌強化也能獲得忠實的消費群體。
在高端白酒的調整策略中不少酒企將目光瞄準國外,該調整策略能否如白酒企業所愿,有助于自身脫離銷售困境呢?目前國內白酒并未得到國際市場的普遍認同,其消費群體多局限在華人群體之內。其中產品口感、白酒文化不被國外消費者接受,并且生產標準和關稅壁壘也都是國內白酒國際化的制約因素。這三大因素的破除需要國內酒企的集體努力通過較長時間完成,并不是單個酒企就能完成。
眾所周知,水井坊已經完全被帝亞吉歐并購,那么外資品牌的進入能否帶領中國白酒獲得更多的發展呢?簡愛華表示,目前看來帝亞吉歐入主水井坊并未給企業和行業帶來新改變,相反是由于外籍管理者對中國市場不熟知,水井坊的業績不盡如人意。帝亞吉歐入主水井坊正值高端白酒黃金發展期,其通過更高的市場定價和品牌培育意在塑造水井坊的高端性,這也是國內高端酒企的普遍做法。調整期內,水井坊發力中低端也是酒企的普遍發展策略,至于其以白酒為基酒的雞尾酒品牌意在打開國際市場之策略,由于效果并未顯現,所以也并未對國內酒企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