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網2024-12-02 08:48 來源:中投網
中投顧問重磅推出"產業大腦"系列產品,高效賦能產業投資及產業發展各種工作場景,歡迎試用體驗! | ||||
---|---|---|---|---|
產品 | 核心功能定位 | 登陸使用 | 試用申請 | |
產業投資大腦 | 新興產業投資機會的高效挖掘工具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招商大腦 | 大數據精準招商專業平臺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研究大腦 | 產業研究工作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 登陸 > | 申請 > |
聯系電話: 400 008 0586; 0755-82571568
微信掃碼:
前言
康養產業是一個涵蓋廣泛領域的綜合性產業,它包括養老服務、醫療保健、康復治療、休閑旅游等多個方面。隨著全球老齡化的加劇以及人們對健康生活追求的提高,康養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并逐漸成為全球性的熱門產業。國家層面對康養產業給予了高度重視,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其發展,如“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十四五”期間,中國將完善養老服務體系,著重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社區嵌入式養老、互助性養老、醫養康養、銀發經濟和智慧養老等領域。
一、康養產業需求潛力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8年中國康養產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指出,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以及慢性疾病和亞健康狀態的普遍存在,公眾對個人健康問題的關注日益增加。國家層面也高度重視康養產業的發展,將醫療保健和養老服務納入了重要的發展規劃之中。此外,社會各界力量也在積極推動我國健康醫療產業的進步,為康養產業的未來描繪了廣闊的發展前景,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同時,這也預示著養老產業即將迎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成為一個新的增長點。
圖表:2017-2023年中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數量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投產業研究院整理
目前,中國的健康養老產業市場規模已經超過5萬億元人民幣。然而,隨著健康養老產業供給的持續增長,預計到2030年,這一市場的潛在消費需求將增長至約20萬億元人民幣。不過,根據初步估算,目前每年為健康養老產業提供的產品價值僅在5000億至7000億元人民幣之間。面對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當前的供給能力顯得明顯不足。
二、康養業產業主要類型
圖表:康養業產業主要類型
資料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整理
(一)綜合養老模式
將醫療保健、氣候條件、生態環境、康復服務和休閑娛樂等多元化因素整合到養老產業中,發展包括康復療養、旅游養老、季節性居住養老、老年人體育活動、教育和文化活動等多種形式。創建集居住、配套服務和養老護理為一體的養老度假基地或綜合康養社區,為老年人提供以居住、醫療護理和休閑度假為核心的功能。此外,這種模式還能促進護理、餐飲、醫藥、用品、金融、旅游和教育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二)生態養生模式
康養產業的發展應基于原始的自然環境,以健康養生和休閑旅游為核心。重點開發養生養老、休閑旅游和生態農業等產業,通常位于生態旅游景區或自然環境優美的地方。利用當地良好的氣候和生態環境,開發生態體驗、度假養生、溫泉療養、森林養生、山地避暑養生、海島避寒養生、湖泊養生、礦物質養生和田園養老等多種養生方式。創建休閑農場、養生度假區、養生谷、溫泉度假村、生態酒店或民宿等產品,形成完整的生態養生康養產業鏈。
(三)醫養結合模式
醫養結合模式主要以中醫、西醫、營養學和心理學等學科理論為基礎,通過藥物康復和藥物治療,結合適當的休閑活動,提供康養旅游產品,包括健康體檢等項目。
三、康養產業投資模式
(一)合作投資模式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8年中國康養產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指出,合作模式指投資者會與其他組織合作,共同推進養老地產項目的開發。合作伙伴可能包括壽險企業、房地產開發商、醫療護理機構等。合作的形式多樣,既可以是業務合作,例如中國人壽與中冶置業的合作;也可以是股權合作,比如保險公司與地產開發商共同成立養老置業公司,或者保險公司直接入股房地產公司。保險公司在融資和風險管理方面具有優勢,能夠提供長期的資金支持和專業咨詢,而房地產開發商則可以貢獻開發經驗、養老地產規劃、技術管理和土地資源。雙方根據投資比例分享投資回報。醫療護理機構同樣是理想的合作伙伴,它們通過長期的服務積累了豐富的客戶資源和市場信譽,對老年客戶的需求有深刻理解,這些都是養老地產項目成功的關鍵因素。
(二)獨資自籌模式
獨資自籌模式是指資金實力較強的大型企業利用自有資金或通過融資手段增加資金后,獨立進行養老地產的投資和開發。這種模式的主要優勢在于高度的控制力,企業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規劃和目標來制定和執行投資計劃,無需擔心與其他投資方在決策和管理上的分歧,同時能夠獨享所有投資收益。然而,這種模式也存在缺點,最主要的是投資規模大,風險較高,難以控制。
產業投資與產業發展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專家。掃一掃立即關注。
多維度的產業研究和分析,把握未來發展機會。掃碼關注,獲取前沿行業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