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網2024-12-06 07:57 來源:中投網
中投顧問重磅推出"產業大腦"系列產品,高效賦能產業投資及產業發展各種工作場景,歡迎試用體驗! | ||||
---|---|---|---|---|
產品 | 核心功能定位 | 登陸使用 | 試用申請 | |
產業投資大腦 | 新興產業投資機會的高效挖掘工具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招商大腦 | 大數據精準招商專業平臺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研究大腦 | 產業研究工作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 登陸 > | 申請 > |
聯系電話: 400 008 0586; 0755-82571568
微信掃碼:
前言
近年來,中國民用航空業的發展受到了國家及地方政策的大力支持與推動。從“十三五”到“十四五”規劃期間,政策焦點已從增加航空運輸能力轉變為提升設施水平、促進綠色發展和增強航空服務效率。不過,民航業相關政策在數據管理、標準化、國際服務、通用航空、裝備制造、政策供給及安全監管等方面存在問題,需通過加強智慧民航建設、產業創新、國際合作、低空經濟發展、技術提升、區域協調發展及安全監管等措施進行改進。
一、民用航空國家政策發布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29年中國民用航空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指出,為了促進民用航空行業的蓬勃發展,我國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例如,2024年,工信部等四部門共同頒布了《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該方案旨在豐富和完善通用航空裝備的產品線,加速通用航空裝備技術的進步,增強其可靠性、經濟性和先進性。方案還強調了推進大中型固定翼飛機、高原型直升機以及無人機等關鍵裝備通過適航認證并投入實際運營,以實現全國范圍內的應急救援能力全面覆蓋。
圖表:中國民用航空行業相關政策
資料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二、民用航空地方政策發布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29年中國民用航空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指出,為了支持國家政策規劃,我國各省市積極推動民用航空產業的穩定發展。以貴州省為例,該省出臺了《支持安順市建設貴州航空產業城的若干政策措施》,旨在促進航空裝備制造業的集聚發展。
圖表:部分省市民用航空相關政策
資料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三、民航業政策要點分析
中投產業研究院指出,民航業國家政策要點聚焦于數字化轉型、智慧民航建設、數據管理、航空標準化、國際航空物流網絡建設、航空運力與旅游對接、航空設施建設、對外開放合作以及航空裝備創新應用等多個方面,旨在推動民航業高質量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服務國家戰略,同時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數字化轉型與智慧民航建設
政策強調了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旨在通過智慧民航建設推動民航業的高質量發展。《關于落實數字中國建設總體部署 加快推動智慧民航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民航業數字化轉型的主要目標和工作原則,包括基礎夯實、數字賦能、能力提升、環境優化,以全面提升智慧民航建設的系統性、協同性和安全性。
(二)數據管理與數據基礎制度體系構建
政策提出要健全民航數據管理體制機制,加快構建民航數據基礎制度體系,明確行業管理部門、運行主體、第三方服務機構的職責定位,提升數據管理效能。
(三)航空標準化與產業創新
《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實施方案(2023-2035年)》旨在研制航空器標準,包括商用飛機、無人機等,以及航空電子系統、飛行控制系統等機載系統標準,以引領新產業高質量發展。
政策推動國際航空物流網絡自主可控,優化國際航線網絡布局,增強全貨機航線布局,提升對經貿發展格局的支撐作用。
(五)航空運力與出入境旅游對接
政策提出優化國際空運布局,強化國際航空貨運網絡對產業鏈供應鏈的支撐,提升國際客運航權、時刻資源的配置效率,加強航空運力與出入境旅游的供需對接。
(六)航空設施建設與服務提升
政策鼓勵加強航空飛行營地建設,推動東部地區與中西部資源稟賦區域協作發展航空運動,打造“200公里航空體育飛行圈”。
(七)對外開放與國際合作
政策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吸引和利用外資,推動重點航空樞紐的國際航班數量加快恢復。
(八)航空裝備創新應用
《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旨在完善通用航空裝備產品譜系,提升裝備技術水平,提高可靠性、經濟性及先進性,實現全域應急救援能力覆蓋。
(九)海事仲裁制度規則創新
政策提出深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改革,推進海事仲裁制度規則創新,提高航運保險承保能力和全球服務水平。
產業投資與產業發展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專家。掃一掃立即關注。
多維度的產業研究和分析,把握未來發展機會。掃碼關注,獲取前沿行業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