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網2024-12-05 08:01 來源:中投網
中投顧問重磅推出"產業大腦"系列產品,高效賦能產業投資及產業發展各種工作場景,歡迎試用體驗! | ||||
---|---|---|---|---|
產品 | 核心功能定位 | 登陸使用 | 試用申請 | |
產業投資大腦 | 新興產業投資機會的高效挖掘工具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招商大腦 | 大數據精準招商專業平臺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研究大腦 | 產業研究工作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 登陸 > | 申請 > |
聯系電話: 400 008 0586; 0755-82571568
微信掃碼:
新質生產力是指以新技術應用為驅動,以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為特征,構建新型社會生產關系和制度體系的生產力,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根本動力。
新質生產力的概念自2023年9月由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提出,并迅速成為中國經濟的熱門詞匯。它代表了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從傳統的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強調了科技創新的核心地位。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對于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助力高質量發展以及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具有重要意義。
《2024年中國新質生產力發展白皮書》由中投產業研究院出品,系統闡述了新質生產力的理論根基、實踐價值、潛力評估、產業導向及未來展望,為理解與把握這一時代命題提供了深入解讀。中國新質生產力的潛能,集中體現在人才優勢的快速釋放、關鍵技術自主研發能力的增強、研發投入的持續增長,以及政策扶持環境的日趨完善。報告詳細解析了新質生產力覆蓋的多元行業板塊,并列舉了一批在各關鍵區域表現卓越的企業案例,以此為樣本,勾勒出新質生產力的實踐路徑和成效。
報告不僅描繪了新質生產力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還提出了面向未來的戰略導向和實施路徑,強調了新質生產力對于中國構建新競爭優勢、激活經濟新增長點、促進高質量發展以及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作用。白皮書指出,新質生產力將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推動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
報告目錄
第一章 新質生產力的理論基礎
1.1 新質生產力的概念闡釋
1.2 新質生產力的提出背景
1.3 新質生產力的邏輯架構
1.4 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
1.5 新質生產力的主要特征
第二章 我國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意義
2.1 新質生產力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2.2 新質生產力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
2.3 新質生產力助力我國高質量發展
2.4 新質生產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第三章 我國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潛力分析
3.1 我國人才紅利加速兌現
3.2 我國核心技術自給率提高
3.3 我國研發投入持續加大
3.4 我國政策支撐力度加大
第四章 我國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產業布局方向
4.1 新質生產力涵蓋的行業和領域
4.2 傳統產業的技改升級
4.2.1 火電→新型電力系統
4.2.2 燃油車→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
4.2.3 石油石化→氫能
4.3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
4.3.1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4.3.1.1 產業規模
4.3.1.2 布局方向
4.3.1.3 主要企業
4.3.1.4 發展趨勢
4.3.2 新能源產業
4.3.2.1 市場規模
4.3.2.2 布局方向
4.3.2.3 結構體系
4.3.2.4 主要企業
4.3.3 新材料產業
4.3.3.1 產業產值
4.3.3.2 布局方向
4.3.3.3 主要企業
4.3.3.4 發展趨勢
4.3.4 高端裝備產業
4.3.4.1 創新驅動
4.3.4.2 產值規模
4.3.4.3 布局方向
4.3.4.4 主要企業
4.3.5 新能源汽車產業
4.3.5.1 產銷數據
4.3.5.2 品牌競爭
4.3.5.3 布局方向
4.3.5.4 主要企業
4.3.6 綠色環保產業
4.3.6.1 營業收入
4.3.6.2 布局方向
4.3.6.3 主要企業
4.3.6.4 發展機遇
4.3.7 民用航空產業
4.3.7.1 經濟效益
4.3.7.2 投資規模
4.3.7.3 布局方向
4.3.7.4 主要企業
4.3.8 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
4.3.8.1 市場規模
4.3.8.2 布局方向
4.3.8.3 主要企業
4.3.8.4 市場機遇
4.4 未來產業的前瞻布局
4.4.1 元宇宙產業
4.4.1.1 基本定義
4.4.1.2 發展歷程
4.4.1.3 發展現狀
4.4.1.4 終端市場
4.4.1.5 內容生態
4.4.1.6 應用狀況
4.4.1.7 主要企業
4.4.2 腦機接口產業
4.4.2.1 基本定義
4.4.2.2 產業鏈結構
4.4.2.3 行業現狀
4.4.2.4 市場空間
4.4.3 量子信息產業
4.4.3.1 基本定義
4.4.3.2 技術現狀
4.4.3.3 政策支持
4.4.3.4 產業現狀
4.4.4 人形機器人產業
4.4.4.1 基本定義
4.4.4.2 發展階段
4.4.4.3 市場規模
4.4.4.4 產業鏈結構
4.4.4.5 企業布局
4.4.4.6 市場空間
4.4.5 生成式人工智能產業
4.4.5.1 基本定義
4.4.5.2 標志事件
4.4.5.3 發展階段
4.4.5.4 市場規模
4.4.5.5 產業鏈結構
4.4.5.6 主要企業
4.4.6 生物制造產業
4.4.6.1 行業概述
4.4.6.2 發展空間
4.4.6.3 區域布局
4.4.6.4 應用情況
4.4.6.5 技術分析
4.4.6.6 主要企業
4.4.7 未來顯示產業
4.4.7.1 OLED市場
4.4.7.2 Micro LED市場
4.4.7.3 Mini LED市場
4.4.7.4 VR顯示市場
4.4.7.5 QLED市場
4.4.7.6 主要企業
4.4.8 未來網絡產業
4.4.8.1 網絡數字孿生
4.4.8.2 算力網絡市場
4.4.8.3 數據中心網絡
4.4.8.4 6G網絡市場
4.4.8.5 衛星互聯網市場
4.4.8.6 主要企業
4.4.9 新型儲能產業
4.4.9.1 裝機規模
4.4.9.2 鋰電池儲能
4.4.9.3 液流電池儲能
4.4.9.4 壓縮空氣儲能
4.4.9.5 主要企業
第五章 中國重點區域新質生產力優質企業匯總
5.1 上海新質生產力優質企業名單
5.2 北京新質生產力優質企業名單
5.3 廣東新質生產力優質企業名單
5.4 湖南新質生產力優質企業名單
5.5 浙江新質生產力優質企業名單
5.6 江蘇新質生產力優質企業名單
5.7 海南新質生產力優質企業名單
5.8 其他地區新質生產力優質企業名單
第六章 我國新質生產力未來發展展望
6.1 我國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6.2 我國新質生產力未來發展方向
6.3 我國新質生產力未來主要發展路徑
產業投資與產業發展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專家。掃一掃立即關注。
多維度的產業研究和分析,把握未來發展機會。掃碼關注,獲取前沿行業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