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網2024-11-21 08:21 來源:中投網
中投顧問重磅推出"產業大腦"系列產品,高效賦能產業投資及產業發展各種工作場景,歡迎試用體驗! | ||||
---|---|---|---|---|
產品 | 核心功能定位 | 登陸使用 | 試用申請 | |
產業投資大腦 | 新興產業投資機會的高效挖掘工具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招商大腦 | 大數據精準招商專業平臺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研究大腦 | 產業研究工作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 登陸 > | 申請 > |
聯系電話: 400 008 0586; 0755-82571568
微信掃碼:
當前,世界經濟加速向以網絡信息技術產業為重要內容的經濟活動轉變,在汽車產業表現尤為突出,傳統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向著網聯化、智能化方向演進,信息服務、自動駕駛等新應用不斷涌現,車聯網綜合服務體系正在加快形成。
車聯網是從物聯網引申出來的概念,主要指借助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術,實現車內、車與車、車與路、車與人、車與服務平臺的全方位網絡連接,提升汽車智能化水平和自動駕駛能力,構建汽車和交通服務新業態,從而提高交通效率,改善汽車駕乘感受,為用戶提供智能、舒適、安全、節能、高效的綜合服務。網絡連接、汽車智能化、服務新業態是車聯網的三個核心。
近年來,我國車聯網產業規模穩步增長,2023年產業規模為2887.2億元,同比增長22.4%。從產業細分結構看,車聯網主要涉及車載設備、路側設備、感知設備、通信系統等,其中,車載設備占車聯網產業份額達14.5%,路側設備占比達到15.3%,通信設備及系統為10.8%。
圖表:2020-2024年中國車聯網產業規模及預測
數據來源:賽迪,中投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2023年我國車聯網產業細分結構
數據來源:賽迪,中投產業研究院整理
與此同時,政策的支持及標準的規范也進一步推動著我國車聯網健康快速發展。2024年8月2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制定的GB44495-2024《汽車整車信息安全技術要求》、GB44496-2024《汽車軟件升級通用技術要求》和GB44497-2024《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數據記錄系統》三項強制性國家標準發布,將于2026年1月1日起實施。這些標準對提升汽車信息安全防護水平、強化產業鏈風險防范和應對網絡攻擊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29年中國未來產業之車聯網行業趨勢預測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共九章。首先介紹了車聯網的概念、意義及標準體系等,然后對中國車聯網行業面臨的外部環境及行業現狀進行具體解析。隨后,報告對我國車聯網技術發展以及上市公司運營狀況做了細致的透析,最后重點分析了車聯網行業的投資潛力,還對其未來發展的前景趨勢做出了科學的預測。
報告目錄
第一章 車聯網行業相關概述
1.1 車聯網行業介紹
1.1.1 產生背景
1.1.2 概念界定
1.1.3 要素分析
1.1.4 服務類型
1.1.5 應用分析
1.2 車聯網發展的戰略意義
1.2.1 帶動戰略新興產業
1.2.2 促進汽車業轉型升級
1.2.3 解決汽車社會問題
1.2.4 提高企業信息化水平
1.2.5 可降低運輸企業成本
1.2.6 提高運輸服務質量
1.2.7 有助于行車安全
1.2.8 有利于市民出行
1.3 車聯網實現的條件
1.3.1 具備一定的技術基礎
1.3.2 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
1.3.3 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1.4 車聯網產業鏈概述
1.4.1 車聯網產業鏈條
1.4.2 產業鏈主要環節
1.4.3 產業鏈結構分析
1.4.4 產業鏈架構分析
1.4.5 產業鏈市場劃分
1.4.6 產業鏈主要參與者
第二章 2022-2024年中國車聯網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2.1 政策環境
2.1.1 國家層面相關政策
2.1.2 各地智能網聯專項政策
2.1.3 各地開放道路相關政策
2.2 經濟環境
2.2.1 全球經濟形勢
2.2.2 宏觀經濟概況
2.2.3 工業經濟運行
2.2.4 固定資產投資
2.2.5 居民收入水平
2.2.6 宏觀經濟展望
2.3 社會環境
2.3.1 人口結構狀況
2.3.2 交通擁堵現狀
2.3.3 基礎設施建設
2.3.4 機動車保有量
2.4 產業環境
2.4.1 汽車行業發展階段
2.4.2 汽車工業產銷數量
2.4.3 汽車工業出口情況
2.4.4 汽車零部件發展機遇
2.4.5 汽車行業發展方向
2.4.6 汽車行業發展建議
第三章 2022-2024年車聯網行業發展全面解析
3.1 全球車聯網行業現狀綜述
3.1.1 產業發展歷程
3.1.2 產業驅動因素
3.1.3 產業市場規模
3.1.4 技術開發情況
3.1.5 產業布局狀況
3.1.6 發展經驗借鑒
3.2 2022-2024年中國車聯網行業發展現狀綜述
3.2.1 車聯網產業優勢
3.2.2 車聯網發展階段
3.2.3 車聯網需求分析
3.2.4 車聯網市場規模
3.2.5 行業競爭格局
3.2.6 車聯網用戶狀況
3.3 中國車聯網產業發展的實踐成效
3.3.1 產業化進程全面加速
3.3.2 標準體系初步建立
3.3.3 基礎設施建設提速
3.3.4 賦能效應持續增強
3.3.5 安全保障體系初步建設
3.4 中國車聯網行業波特五力競爭分析
3.4.1 新進入者威脅
3.4.2 替代品威脅
3.4.3 現有競爭者的競爭能力
3.4.4 供方議價能力
3.4.5 買方議價能力
3.5 中國車聯網產業安全監管分析
3.5.1 安全監管需求分析
3.5.2 安全監管現狀分析
3.5.3 安全監管面臨挑戰
3.5.4 安全監管策略分析
3.5.5 安全監管工作建議
3.6 中國車聯網行業重點城市發展狀況
3.6.1 北京市
3.6.2 上海市
3.6.3 廣州市
3.6.4 深圳市
3.6.5 武漢市
3.6.6 重慶市
3.7 中國車聯網行業存在的問題分析
3.7.1 行業標準尚未統一
3.7.2 信息安全存在漏洞
3.7.3 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3.7.4 法律倫理體系滯后
3.7.5 用戶需求不及預期
3.7.6 車企態度較為保守
3.7.7 數據傳輸和處理能力
3.7.8 其他問題分析
3.8 中國車聯網產業發展的協同措施
3.8.1 建立頂層協同機制
3.8.2 聯合開展技術創新與測試驗證
3.8.3 打造新基建和新模式
3.9 中國車聯網產業發展建議
3.9.1 跨行業深度融合創新
3.9.2 跨區域基礎設施協同建設
3.9.3 深度挖掘應用場景的多維度價值空間
3.9.4 構筑全方面安全保障體系
第四章 2022-2024年蜂窩車聯網(C-V2X)發展情況分析
4.1 蜂窩車聯網(C-V2X)發展概述
4.1.1 C-V2X相關內涵
4.1.2 C-V2X標準化進程
4.1.3 C-V2X產業化進程
4.1.4 C-V2X產業鏈條
4.1.5 C-V2X關鍵技術
4.2 蜂窩車聯網(C-V2X)融合應用發展態勢
4.2.1 產業生態新體系
4.2.2 應用成熟度象限
4.2.3 應用發展重點
4.2.4 未來演進方向
4.3 蜂窩車聯網(C-V2X)典型應用及價值鏈剖析
4.3.1 智慧路口協作通行
4.3.2 自動代客泊車(AVP)
4.3.3 高速公路車輛編隊行駛
4.3.4 智慧礦山網聯自動駕駛
4.4 蜂窩車聯網(C-V2X)融合發展政策環境及前景
4.4.1 歐美國家車聯網產業布局
4.4.2 國內車聯網產業政策環境
4.4.3 C-V2X融合創新發展前景
第五章 中國車聯網技術發展分析
5.1 車聯網技術發展綜合分析
5.1.1 車聯網技術體系分析
5.1.2 車聯網關鍵技術整體架構
5.1.3 車聯網平臺關鍵技術
5.1.4 車聯網通信網絡關鍵技術
5.1.5 車聯網安全關鍵技術
5.1.6 技術發展方向分析
5.2 車聯網技術標準進展綜述
5.2.1 標準演進逐步走向成熟
5.2.2 標準組織及技術標準進展
5.2.3 我國車聯網技術標準規劃
5.3 應用車聯網技術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的研究
5.3.1 車聯網技術解決城市擁堵現狀
5.3.2 車聯網行業關鍵技術分析
5.3.3 車聯網解決城市擁堵典型應用
5.3.4 車聯網解決城市擁堵主要措施
5.4 5G技術在車聯網行業的應用狀況
5.4.1 技術應用優勢
5.4.2 具體應用層面
5.4.3 技術應用進程
5.4.4 企業應用布局
5.4.5 應用政策前景
5.4.6 應用領域前景
第六章 2022-2024年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分析
6.1 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概述
6.1.1 概念界定
6.1.2 基本特點
6.1.3 原理及分類
6.1.4 功能等級結構
6.2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發展綜述
6.2.1 市場發展歷程
6.2.2 產業戰略體系
6.2.3 產業發展成效
6.2.4 產業規模狀況
6.2.5 市場滲透率分析
6.2.6 典型示范區建設
6.2.7 測試示范區建設
6.2.8 未來發展方向
6.3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發展挑戰
6.3.1 法規標準有待健全
6.3.2 關鍵技術制約嚴重
6.3.3 產業鏈尚不完整
6.3.4 基礎設施建設制約
6.3.5 商業模式不清晰
6.3.6 社會接受度問題
6.4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對策建議
6.4.1 持續加強頂層設計
6.4.2 加強技術研發攻關
6.4.3 鼓勵跨行協同發展
6.4.4 統籌測試、示范應用及推廣
6.4.5 加大政府投資力度
第七章 2021-2024年中國車聯網重點企業布局及上市公司經營狀況分析
7.1 三大通信運營商及BATH在車聯網領域的布局分析
7.1.1 中國移動
7.1.2 中國聯通
7.1.3 中國電信
7.1.4 百度
7.1.5 阿里
7.1.6 騰訊
7.1.7 華為
7.2 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2.1 企業發展概況
7.2.2 經營效益分析
7.2.3 業務經營分析
7.2.4 財務狀況分析
7.2.5 核心競爭力分析
7.2.6 公司發展戰略
7.2.7 未來前景展望
7.3 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3.1 企業發展概況
7.3.2 經營效益分析
7.3.3 業務經營分析
7.3.4 財務狀況分析
7.3.5 核心競爭力分析
7.3.6 公司發展戰略
7.3.7 未來前景展望
7.4 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7.4.1 企業發展概況
7.4.2 經營效益分析
7.4.3 業務經營分析
7.4.4 財務狀況分析
7.4.5 核心競爭力分析
7.4.6 公司發展戰略
7.5 北京北斗星通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7.5.1 企業發展概況
7.5.2 經營效益分析
7.5.3 業務經營分析
7.5.4 財務狀況分析
7.5.5 核心競爭力分析
7.5.6 公司發展戰略
7.5.7 未來前景展望
7.6 啟明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7.6.1 企業發展概況
7.6.2 經營效益分析
7.6.3 業務經營分析
7.6.4 財務狀況分析
7.6.5 核心競爭力分析
7.6.6 未來前景展望
第八章 車聯網行業投融資潛力及風險分析
8.1 車聯網主要的盈利模式
8.1.1 內容收費
8.1.2 有償服務收費
8.1.3 全部服務免費
8.1.4 汽車廠商與運營商合作
8.1.5 移動運營商主導模式
8.1.6 第三方獨立模式
8.1.7 盈利模式拓展趨勢
8.2 中國車聯網行業投資狀況分析
8.2.1 投資事件統計
8.2.2 資本流向分析
8.2.3 企業投資排名
8.3 中國車聯網行業投資潛力分析
8.3.1 投資價值綜合評估
8.3.2 市場機會矩陣分析
8.3.3 市場進入時機判斷
8.3.4 行業投資方向建議
8.3.5 行業投資規模測算
8.4 中國車聯網行業投資壁壘分析
8.4.1 體系壁壘
8.4.2 競爭壁壘
8.4.3 技術壁壘
8.4.4 品牌壁壘
8.4.5 資金壁壘
8.4.6 政策壁壘
8.4.7 人才壁壘
8.5 中國車聯網行業投資風險分析
8.5.1 政策風險
8.5.2 技術風險
8.5.3 市場需求風險
8.5.4 資金風險
8.5.5 協同風險
8.5.6 社會風險
8.5.7 其他風險
8.6 中國車聯網行業風險控制策略
第九章 中投顧問對2025-2029年中國車聯網產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分析
9.1 中國車聯網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9.1.1 政策層面逐步利好
9.1.2 人車協同發展趨勢
9.1.3 車聯網行業發展前景
9.1.4 車聯網行業發展趨勢
9.2 中投顧問對2025-2029年中國車聯網行業預測分析
9.2.1 2025-2029年中國車聯網行業影響因素分析
9.2.2 2025-2029年中國車聯網行業市場規模預測
產業投資與產業發展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專家。掃一掃立即關注。
多維度的產業研究和分析,把握未來發展機會。掃碼關注,獲取前沿行業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