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網2024-08-09 08:14 來源:中投網
中投顧問重磅推出"產業大腦"系列產品,高效賦能產業投資及產業發展各種工作場景,歡迎試用體驗! | ||||
---|---|---|---|---|
產品 | 核心功能定位 | 登陸使用 | 試用申請 | |
產業投資大腦 | 新興產業投資機會的高效挖掘工具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招商大腦 | 大數據精準招商專業平臺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研究大腦 | 產業研究工作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 登陸 > | 申請 > |
聯系電話: 400 008 0586; 0755-82571568
微信掃碼:
智慧民航業是一個涵蓋航空安全、航空服務、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多個方面的綜合性領域。智慧民航業致力于縮短旅客綜合出行時間,提升物流服務質量和效率。通過構建便捷舒心的旅客服務生態和高效的航空物流服務體系,實現全流程便捷出行和全方位“航空+”服務。科技創新是智慧民航建設的核心。2023年,民航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中立項5項,并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民航聯合研究基金中立項18項重點科研項目。智慧監管通過打造一體化創新型數字政府,利用數據驅動的行業監管和市場監測,提升行業治理效能,維護航空市場秩序。智慧民航業注重綠色發展,推動航班運行控制智能決策,提升協同保障能力,改進服務水平和運行效率,同時促進航空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中國民航業運行狀況
(一)運輸總周轉量
2023年,全行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1188.34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98.3%。國內航線完成運輸總周轉量867.33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23.6%,其中,港澳臺航線完成10.00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334.2%;國際航線完成運輸總周轉量321.01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51.8%。
圖表:2019-2023年民航運輸總周轉量
數據來源:中國民用航空局、中投產業研究院整理
全行業完成旅客周轉量10308.98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163.4%。國內航線完成旅客周轉量9079.46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138.6%,其中,港澳臺航線完成93.55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1336.2%;國際航線完成旅客周轉量1229.52億人公里,比上年增長1029.4%。
圖表:2019-2023年民航旅客周轉量
數據來源:中國民用航空局、中投產業研究院整理
全行業完成貨郵周轉量283.62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1.6%。國內航線完成貨郵周轉量70.47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34.7%,其中,港澳臺航線完成1.84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6.4%;國際航線完成貨郵周轉量213.15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5.6%。
圖表:2019-2023年民航貨郵周轉量
數據來源:中國民用航空局、中投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飛行時長規模
2023年,全行業運輸航空公司完成運輸飛行小時1220.90萬小時,比上年增長94.5%。國內航線完成運輸飛行小時1092.77萬小時,比上年增長96.2%,其中,港澳臺航線完成12.07萬小時,比上年增長475.9%;國際航線完成運輸飛行小時128.13萬小時,比上年增長81.3%。
2023年,全行業運輸航空公司完成運輸起飛架次492.19萬架次,比上年增長91.8%。國內航線完成運輸起飛架次467.67萬架次,比上年增長89.5%,其中,港澳臺航線完成5.18萬架次,比上年增長410.6%;國際航線完成運輸起飛架次24.52萬架次,比上年增長149.6%。
2023年,全行業運輸航空公司完成非生產飛行小時3.69萬小時,其中,訓練飛行1.24萬小時;完成非生產起飛架次5.31萬架次。
(三)航空企業數量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8年中國智慧民航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指出,截至2023年底,我國共有運輸航空公司66家,與上年持平。按不同所有制類別劃分:國有控股公司39家,民營和民營控股公司27家。在全部運輸航空公司中,全貨運航空公司13家,中外合資航空公司8家,上市公司7家。
(四)運輸機隊規模
截至2023年底,民航全行業運輸飛機期末在冊架數4270架,比上年底增加105架。
圖表:2023年運輸飛機數量
單位:架
數據來源:中國民用航空局、中投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中國智慧民航的建設成效
隨著5G、大數據、云計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民航業正逐步實現數字化、智能化的轉型。這些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了民航運行的效率和安全性,也改善了旅客的出行體驗。中國民航局積極推動民航科技創新能力體系建設,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促進了民航科技的快速發展。例如,通過《中國民用航空局關于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民航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明確了科技創新的方向和重點。
為了減少對外部技術的依賴,中國民航業正致力于發展自主可控的關鍵技術,包括航空通信、導航、監視等領域,以確保民航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響應國家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民航業正在積極探索和應用綠色技術,如節能減排的飛機設計、生物燃料的研發以及機場的綠色運營等。
智慧民航建設是中國民航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其核心內容包括:
智慧出行: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旅客出行的全流程智能化服務,包括自助值機、智能安檢、電子登機牌等,大幅縮短旅客的等待時間,提升出行效率。
智慧空管: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空中交通管理的精細化和智能化,提高空域利用效率,確保飛行安全。
智慧機場:推動機場運營的數字化轉型,通過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實現機場運行的智能化管理,提升機場的服務能力和運行效率。
圖表:2015-2022年國內智慧機場市場規模及增速
數據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整理
智慧監管:構建數字化的監管平臺,通過數據分析和智能算法,提高行業監管的效率和精準度,促進民航市場的健康發展。
智慧民航建設的推進,不僅需要技術創新,還需要政策支持、標準制定、人才培養等多方面的協同發展。通過智慧民航建設,中國民航業將更好地服務于國家戰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三、中國智慧民航業挑戰與機遇
(一)面臨的主要挑戰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8年中國智慧民航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指出,中國智慧民航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一系列挑戰:
圖表:中國智慧民航業面臨的主要挑戰
資料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發展機遇探索
盡管存在挑戰,中國智慧民航業也擁有巨大的發展機遇:
圖表:中國智慧民航業發展機遇
資料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整理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如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在民航領域的應用不斷深入,推動了民航運行的各個環節提質增效。例如,無人機、飛行汽車等低空經濟的應用,正在服務物流配送、旅游觀光、城市建設、應急救援等,引領著交通運輸業的變革。智慧民航建設是民航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通過信息化建設和數字化轉型,民航業正在形成全流程、多元化、個性化和高品質的航空服務新供給,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產業投資與產業發展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專家。掃一掃立即關注。
多維度的產業研究和分析,把握未來發展機會。掃碼關注,獲取前沿行業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