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網2024-05-29 08:07 來源:中投網
中投顧問重磅推出"產業大腦"系列產品,高效賦能產業投資及產業發展各種工作場景,歡迎試用體驗! | ||||
---|---|---|---|---|
產品 | 核心功能定位 | 登陸使用 | 試用申請 | |
產業投資大腦 | 新興產業投資機會的高效挖掘工具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招商大腦 | 大數據精準招商專業平臺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研究大腦 | 產業研究工作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 登陸 > | 申請 > |
聯系電話: 400 008 0586; 0755-82571568
微信掃碼:
1.1 中投顧問對2024-2028年中國海洋牧場預測分析
1.1.1 2024-2028年中國海洋牧場影響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海洋牧場建設管理信息化、智慧化
隨著人工智能理論、傳感器技術和微計算機技術等的不斷發展和成熟,具有感知、思維和動作能力的智能裝備得到了廣泛應用。海洋牧場建設作為生態保護、資源增殖和產出的系統工程,智能化信息技術以及智能化建設和管理也不可或缺。利用大數據挖掘技術形成海洋牧場專家知識和方法體系,“智慧”和“自進化”地去參與和處理、解決海洋牧場建設和管理各環節出現的問題。伴隨海洋牧場建設原理的不斷深化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現代海洋牧場人工智能系統的構建,實現海洋牧場從設計、育苗、放養、捕撈、生產到物流銷售的完整的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精準管理、控制,促進了海洋牧場從粗放型管理模式向精細化管理方式的轉變,進而提高了海洋牧場建設和管理效率,同時也實現了海洋牧場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協同提升。
(二)海洋牧場與清潔能源相互融合
清潔能源是符合國家綠色產業發展要求的熱點領域。近年來,我國倡導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發展綠色金融,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海洋牧場作為我國海洋生態保護和可持續開發利用的代表,已經有較為扎實的原理和技術研究,海洋牧場和海上風電等清潔能源融合發展極大提高了海域空間利用效率,是高效利用海洋清潔能源和實現生物資源恢復并舉的綠色融合發展產業。另外,海洋牧場與海上風電的融合發展,可以進一步探索海上風電與海洋牧場在生態效果和經濟效果方面實現共贏的方式,建立海洋牧場與海上風電融合發展新模式,使海洋牧場與海上風電相輔相成、共同發展,讓海洋牧場產業發展可靠風前進、揚帆起航。與此同時,除海上風電之外的波浪能、潮流能等清潔可再生海洋能源也具有較強的與海洋牧場融合的潛力。
(三)“一帶一路”國際大環境推動國際海洋牧場發展
海洋牧場作為目前世界各國重點發展的現代漁業模式,在“一帶一路”與海洋命運共同體的國際大環境下,在推進國際海洋牧場合作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海洋命運共同體是一個全新的理念,在這一理念指引下,全球各國將共享海洋資源,共同發展海洋經濟,實現利用海洋造福人類的目標,這有利于破解當前全球在開發海洋資源上各自為政的困境。海上絲綢之路讓我國同世界海洋各國聯系起來,加強了各國間在文化、科技、教育、人文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日本的人工魚礁建設理念、藻場建設及魚類的行為馴化等先進技術,韓國的海洋牧場開發及管理制度,歐美先進的深水養殖、資源養護等技術,通過這樣的國際交流被引進消化吸收及再創新,為我國的海洋牧場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技術保障。
(四)海洋牧場更注重對生物資源的養護和補充
海洋牧場是對“海洋農牧化”的進一步完善和提升,是更加科學化與系統化的海洋漁業工程,更加注重環境與資源的和諧發展。“海洋牧場”既不同于海水養殖,也有別于單純的人工放流,更不是二者的簡單組合。海洋牧場集“放、養”的優勢于一體,強化了放流生物的管理和誘集,可以實現在開放系統中進行漁業資源的主動增殖。海洋牧場比海水養殖更加注重環境與品質,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擴大了養殖生物的活動區域,提高了養殖生物的質量。海洋牧場比人工放流更加注重生境的修復與重建,更加注重放流后的資源管理與保護。海洋牧場是海洋漁業生產方式的重大變革。因此,致力于海洋牧場的研究、開發和應用已成為主要海洋國家的戰略選擇,也是世界發達國家漁業發展的主攻方向之一。
二、不利因素
(一)海洋牧場環境和生態監測預警裝備及技術尚不完善
目前,我國海洋牧場監測預警方面的信息技術體系尚不能保障海洋牧場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我國在海洋牧場生態環境和漁業資源的原位在線監測、三維立體在線監測、水動力-生態耦合、災害預警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裝備及技術相對薄弱,嚴重制約了海洋牧場實時在線監測體系和預警預報系統的發展,信息化水平低下。一方面導致海洋牧場仍處于生態環境不可見、不可知,牧場經濟物種資源不可統計和不可控的狀態,災害不可預警;而另一方面使得海洋牧場的大力發展缺乏有效監督,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并給海洋牧場帶來巨大的生態壓力和經濟損失風險。
(二)海洋牧場管理不到位以及產業化程度較低
海洋牧場要發揮資源養護的作用和持續長久的效益,需要對海洋牧場的生態、資源、生產及相關活動進行科學管理,若管理不到位,海洋牧場的資源養護和增殖功能將受到影響。海洋牧場建好后,捕撈生產等活動管理不到位,短期內會吸引許多漁船使用各種漁具集中捕撈或垂釣,極易破壞漁業資源,特別是一些公益性海洋牧場,后期海上捕撈難以管控;一些經營性海洋牧場的資源管理措施不完善,會造成過度垂釣和采捕,導致魚和貝類資源快速減少,影響海洋牧場的持續效益。除此之外,目前海洋牧場建設和開發利用仍集中在一產上,二、三產業開發不足,缺少現代化海洋牧場產業綜合體的科學設計和有效運行機制,產業集群弱,三產融合度低,現代化海洋牧場的綜合效益沒有充分釋放。
(三)政策扶持力度不足,存在發展制約
海洋牧場建設不同于一般海水養殖模式,開放性特征明顯,需要政府、漁民、企業、學術機構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近年來,雖然中央及各省市陸續出臺了支撐海洋牧場建設的扶持政策,但在扶持力度、政策針對性、系統性等方面仍存在短板,不能有效緩解海洋牧場建設的發展困境。一是扶持對象以承擔海洋牧場建設單位為主,不能有效調動其他參與方的熱情。二是海洋牧場重資產投資,資金需求量大,收益慢,缺乏針對性的金融資金和平臺。三是用海存在制約,部分海域使用金費用過高,而使用年限過短,挫傷了社會資本參與的積極性。
(四)人員基礎力量薄弱,人才支撐落后于發展需求
海洋牧場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海洋物理、海洋化學、海洋地質、海洋生物及建筑工程等多個專業學科。目前,我國從事海洋牧場相關設計專業人才缺乏,對海洋牧場系統性的認識普遍缺乏;海洋牧場配套技術、環境優化技術研究的力度相對不夠,核心關鍵技術和經驗仍有短板,且海洋牧場項目需要全面統籌、綜合管理,目前國內尚缺乏海洋牧場項目運營管理方面的技術人才。
(五)海洋牧場規模偏小,同質化嚴重
在企業層面,海洋牧場建設資金和時間成本較大,且較為完整、成熟的海洋牧場建設工程對建設單位的要求較高。特別是投礁型海洋牧場,前期投入大,效益產生周期較長,需要對其進行持續有效地維護和管理。而多數企業底蘊不夠,企業盈利結構單一,融資貸款困難,抗壓能力不強,缺少充足的資金及雄厚的技術實力深入發展海洋牧場,導致海洋牧場建設雖然數量較多但規模偏小。在政府層面,有關部門對海洋牧場建設各方面、各層次、各要素的統籌規劃不完善,頂層設計缺位,導致海洋牧場布局零散,造成同質化、小型化的局面。
1.1.2 2024-2028年中國海洋經濟產值預測
2022年,我國海洋經濟產值達到9.46萬億元;2023年1-9月,我國海洋經濟產值達到7.20萬億元。
我們預計,2024年我海洋經濟產值將達到10.68萬億元,未來五年(2024-2028)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5.44%,2028年將達到13.20萬億元。
圖表:中投顧問對2024-2028年中國海洋經濟產值預測
數據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1.1.3 2024-2028年中國海洋牧業市場規模預測
2022年,我國海洋牧業市場規模約達到1,255億元;2023年,我國海洋牧業市場規模約達到1,400億元。
我們預計,2024年我國海洋牧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527億元,未來五年(2024-2028)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8.18%,2028年將達到2,091億元。
圖表:中投顧問對2024-2028年中國海洋牧業市場規模預測
數據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產業投資與產業發展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專家。掃一掃立即關注。
多維度的產業研究和分析,把握未來發展機會。掃碼關注,獲取前沿行業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