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網2024-05-31 08:13 來源:中投網
中投顧問重磅推出"產業大腦"系列產品,高效賦能產業投資及產業發展各種工作場景,歡迎試用體驗! | ||||
---|---|---|---|---|
產品 | 核心功能定位 | 登陸使用 | 試用申請 | |
產業投資大腦 | 新興產業投資機會的高效挖掘工具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招商大腦 | 大數據精準招商專業平臺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研究大腦 | 產業研究工作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 登陸 > | 申請 > |
聯系電話: 400 008 0586; 0755-82571568
微信掃碼:
前言
2024年是鈉電池規模化應用元年。目前,鈉離子電池已經進入從實驗室走向商業化應用階段,依托于國內完備的電池產業鏈,國內鈉離子電池產業鏈進入加速推進期。
寧德時代、中科海鈉、鈉創新能源、傳藝科技等多家鈉離子電池企業已開展產業化布局。
一、鈉離子電池基本介紹
鈉離子電池(Sodium-ion battery),是一種二次電池(充電電池),主要依靠鈉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來工作,與鋰離子電池工作原理相似。
常見的電池分為一次電池和二次電池,一次電池常見的堿性鋅錳干電池、鋅錳電池、銀鋅電池。二次電池包括鉛酸電池(燃油車啟動電池)、鎳鎘電池(航空)、鎳氫電池(普銳斯)、鋰離子電池(筆記本電腦、手機、電動汽車)、鈉離子電池(剛進入大家視野)。
鈉離子電池最早在1960s出現,分為兩大類,高溫鈉離子電池和室溫鈉離子電池:
圖表:鈉離子電池分類
資料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整理
高溫鈉離子電池分為兩大類,鈉硫電池(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大規模用于電網級儲能,在中國上海電氣做過示范),鈉-氯化鎳電池(Zebra電池、GE公司曾向商業化,但不是特別成功,相關專利授權給國內的超威);室溫鈉離子電池分為兩大類,水系鈉離子電池,溶劑系鈉離子電池。
二、中國鈉離子市場需求量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8年中國鈉離子電池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指出,2022年我國鈉離子電池需求量約為0.1GWh,2023年提升至2GWh。未來,隨著產業投入加大,高性價比的鈉離子電池有望成為鋰離子電池的重要補充,預計2025年我國鈉離子電池市場規模可增至28.2GWh。
圖表:2022-2025年中國鈉離子電池需求量及預測
單位:GWh
數據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三、中國鈉離子電池產能規模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8年中國鈉離子電池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在2023年,鈉離子電池已然由實驗階段邁入商業化應用進程,諸如中科海鈉、比亞迪、寧德時代、立方新能源、華陽股份等眾多企業的鈉離子電池產品已進入應用市場。2023年達成了百“MWh”級鈉離子電池儲能系統的推廣應用,預計在儲能示范項目的引領下,2024年可實現“GWh”級別鈉離子電池儲能系統的應用。
在2022至2023年間,鈉電池電芯企業相繼發布了產品及產能規劃,2024年為鈉電池產線建設之年,而2025年則會是鈉電池產能的集中釋放之際。至2025年,鈉電池產能規劃將逾120GWh。
圖表:我國主要鈉電池電芯企能規劃(一)
資料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我國主要鈉電池電芯企能規劃(二)
資料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2024年鈉離子電池行業發展趨勢
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市場需求的日益增長,2024年的中國鈉離子電池行業正迎來一系列顯著的發展趨勢。
1、從測試驗證期到市場應用期的轉變
2023年,鈉離子電池市場主要處于下游應用場景的測試驗證階段。進入2024年,這一行業預計將實現質的飛躍,鈉離子電池將在儲能、兩輪車、A0級汽車、換電、基站以及啟停電池等多個領域實現規模化和市場化應用。
2、鈉電池出貨量邁入GWh時代
頭部鈉電池企業在2024年的全年出貨量有望突破GWh大關,標志著鈉離子電池行業真正進入量產期。中科海鈉、比亞迪、傳藝科技等領軍企業的積極推動,將進一步加速產業鏈的發展。
3、兩輪車市場的突破
盡管鈉離子電池的成本目前高于鉛酸電池,但其四倍以上的循環壽命和約三倍的能量密度,使其在換電和外賣市場具有明顯優勢。這些特性使得鈉離子電池在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和提供更長續航能力方面更具吸引力。
4、度電成本的顯著降低
目前鈉離子電池的度電成本約為0.7元/Wh,預計到2024年,規模化生產企業將有能力將這一成本降至0.5元/Wh水平。面向低成本市場的企業預計將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至0.45元/Wh以下,這一成本的下降將極大提升下游市場對鈉電池的接受度和應用范圍。
5、鋰電頭部企業的加入與競爭加劇
隨著鈉電池產業化進程的加速,原本專注于鋰電池的頭部企業也將加大對鈉離子電池的投入。這種加速將為鈉電初創企業帶來競爭壓力,促使這些新興企業推出更具性價比的產品和策略。
6、聚陰離子產業化的加速
2024年,聚陰離子技術在鈉離子電池領域的產業化進程預計將顯著提速。層狀氧化物材料因其在小動力及A0級汽車領域的應用而成為主流,同時,儲能市場的發展將進一步推動聚陰離子技術的產業化。
7、生物質硬碳作為負極材料的主流地位
盡管軟碳等其他負極材料路線發展緩慢,生物質硬碳仍將是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主流選擇。預計到2024年,將有更多的鈉電負極企業加入市場,推動產業化和規模化的發展。技術路線也將從椰殼基轉向更具大規模量產潛力、成本優勢和原材料可控性的淀粉、竹基、硬木、瀝青基等。
隨著這些趨勢的不斷發展,2024年的中國鈉離子電池行業預計將展現出更加活躍和多元化的市場格局,為新能源領域帶來新的增長動力。
產業投資與產業發展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專家。掃一掃立即關注。
多維度的產業研究和分析,把握未來發展機會。掃碼關注,獲取前沿行業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