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網2024-05-15 08:40 來源:中投網
中投顧問重磅推出"產業大腦"系列產品,高效賦能產業投資及產業發展各種工作場景,歡迎試用體驗! | ||||
---|---|---|---|---|
產品 | 核心功能定位 | 登陸使用 | 試用申請 | |
產業投資大腦 | 新興產業投資機會的高效挖掘工具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招商大腦 | 大數據精準招商專業平臺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研究大腦 | 產業研究工作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 登陸 > | 申請 > |
聯系電話: 400 008 0586; 0755-82571568
微信掃碼:
前言
3D打印技術,也稱為增材制造,是一種顛覆傳統的制造方式。與傳統的減材制造相比,3D打印在成本控制、個性化生產、生產可預測性和材料利用率等方面展現出了巨大優勢。技術的不斷革新,尤其是PBF工藝的成熟,使得3D打印在工業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成為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一、2024-2028年中國3D打印產業影響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1、AI技術的深度融合
AI技術的浪潮正推動3D打印技術邁向新的高度。AI在3D打印的各個環節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從模型設計到打印、后處理以及質量檢測,AI的應用大大提升了效率和精度。特別是在建模環節,AI的衍生式設計能力為零部件設計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預示著未來制造業的自動化和智能化。
2、技術的持續革新
3D打印在成本控制、個性化生產等方面有優勢,能降低多行業成本,如航空航天降低費用成本50%、義齒金屬內冠降低人工成本70%、壓縮磨具降低時間成本50%。3D打印技術已發展近40年,PBF工藝因良好的力學性能和精度成為工業主流,其中SLM/SLS工藝因穩定性和成熟度較高而具有突出價值。
3、應用領域的多元化
3D打印技術的應用已經不局限于傳統的制造業,而是擴展到了醫療、食品等新興領域。在醫療領域,3D打印技術能夠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定制個性化的醫療器械;在食品行業,3D打印技術則為消費者帶來了形態各異的美食享受。
4、數字化轉型的推動
3D打印打通數字接口,國家加速5G、工業互聯網建設將推動其服務市場發展。服務商需轉型數字化,確保低成本、高效率競爭。3D打印是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高度自動化。個體消費升級、定制化需求為3D打印帶來巨大市場潛力,實現C2M模式。3D打印是數字制造,將迫使傳統制造業改進流程、采用新技術,品牌商也將改變策略,以數字化、定制化技術制造新產品,3D打印成為首選。
(二)不利因素
1、認知不足與技術門檻
盡管3D打印技術的應用案例不斷增多,但公眾對其的認知仍然有限。主流媒體對其關注度不足,應用范圍也局限在特定領域和高端市場,未普及至普通民眾。此外,該技術門檻高,涉及復雜軟硬件知識,且制作過程中產生廢料和污染物,影響環境和可持續性,導致普及和推廣受阻,引發對其環保性的質疑。
2、原材料與設備的限制
3D打印產業化發展面臨多重限制。其熔融堆積過程對原材料和設備有特殊要求,導致整體成本較高,主要應用于低價格敏感度領域如航空航天和醫療。此外,3D打印原材料種類有限,研發成本高,限制了其應用范圍和產業化進程。在產業化發展初期,新型材料應用周期長,限制了3D打印技術在細分領域的應用。
3、人才短缺與知識產權問題
3D打印行業人才匱乏,因技術路線未成熟,需大量研發人員投入研發和試錯。核心骨干團隊在零部件設計和加工中扮演關鍵角色,能針對需求設計響應結構,對行業發展至關重要。
同時,知識產權保護問題也成為行業發展中不可忽視的一環。保障產品版權、防止盜用及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是行業合理應用和發展的關鍵。
二、2024-2028年中國3D打印產業市場規模預測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8年中國3D打印產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中國3D打印產業的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2022年,我國3D打印產業市場規模達到320億元,2023年約為418億元。
展望未來,中投產業研究院預計2024年我國3D打印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554億元,未來五年(2024-2028)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20.79%,2028年將達到1,180億元。
我國3D打印產業擁有巨大增長潛力和市場前景。
圖表:中投顧問對2024-2028年中國3D打印產業市場規模預測
數據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3D打印技術作為制造業的未來方向,正以其獨特的優勢和廣泛的應用前景,引領著產業的變革。同時行業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只有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政策引導、市場培育和行業規范,才能確保3D打印產業健康、穩定、快速地發展。
產業投資與產業發展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專家。掃一掃立即關注。
多維度的產業研究和分析,把握未來發展機會。掃碼關注,獲取前沿行業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