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網2024-05-16 09:19 來源:中投網
中投顧問重磅推出"產業大腦"系列產品,高效賦能產業投資及產業發展各種工作場景,歡迎試用體驗! | ||||
---|---|---|---|---|
產品 | 核心功能定位 | 登陸使用 | 試用申請 | |
產業投資大腦 | 新興產業投資機會的高效挖掘工具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招商大腦 | 大數據精準招商專業平臺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研究大腦 | 產業研究工作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 登陸 > | 申請 > |
聯系電話: 400 008 0586; 0755-82571568
微信掃碼:
前言
煤炭,作為我國能源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一直是支撐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能源。然而,隨著全球能源市場的波動和國內外環境的變化,煤炭行業的穩定發展和能源安全保障面臨著新的挑戰。在此背景下,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了《關于建立煤炭產能儲備制度的實施意見》,旨在通過制度創新和結構調整,增強煤炭供應的穩定性和靈活性,提升國家能源安全保障水平。
一、我國將建立煤炭產能儲備制度
2024年4月1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建立煤炭產能儲備制度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這也標志著中國煤炭產能儲備制度的正式落地。建立國家煤炭儲備,不僅可以提高我國的能源安全保障水平,而且對穩定市場、化解區域突發性煤電供需矛盾等具有積極作用。
《實施意見》提出,到2027年,初步建立煤炭產能儲備制度,有序核準建設一批產能儲備煤礦項目,形成一定規模的可調度產能儲備;到2030年,力爭形成3億噸/年左右的可調度產能儲備。
《實施意見》規定,產能儲備煤礦將包含常規產能和儲備產能兩部分,其中儲備產能用于應急調峰。申報儲備產能的煤礦應為新建或在建項目,且儲備產能規模將根據煤礦設計產能的一定比例劃分。此外,產能儲備煤礦需嚴格執行國家價格政策,并優先滿足國家調度需求。
《實施意見》的出臺,對煤炭行業具有以下積極影響:
(一)提升能源安全保障水平。通過建立煤炭產能儲備,增強應對極端情況的能力,確保國家能源供應的穩定。
。ǘ┐龠M產業結構優化。鼓勵大型現代化煤礦的建設,推動煤炭行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ㄈ┲С中履茉窗l展。通過合理調節煤炭產能,為新能源發展騰出空間,助力能源結構的優化。
。ㄋ模┰鰪娛袌龇定性。通過產能儲備的靈活調度,有效應對市場供需波動,維護煤炭市場的穩定。
二、中國煤炭產業結構升級優化
2024年3月28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的《2023煤炭行業發展年度報告》顯示,2023年全國原煤產量47.1億噸,同比增長3.4%;全國煤炭進口量4.74億噸,同比增長61.8%,煤炭產量和進口量兩大數據均創歷史新高。煤炭的安全穩定供應有力支撐了我國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圖表:2021-2023年全國原煤產量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投產業研究院整理
煤炭價格方面,2023年煤炭中長期合同價格保持穩定。秦皇島5500大卡下水動力煤中長期合同全年均價為714元/噸,同比下降8元/噸,年內峰谷差在15元/噸左右,發揮了煤炭市場的“穩定器”作用。動力煤市場現貨價格回落。環渤海港口5500大卡動力煤現貨市場全年均價971元/噸,同比下降324元/噸。
在煤炭產量增長和價格穩定的同時,中國的煤炭生產布局得到了進一步優化。2023年,年產量超過億噸的省份數量從2020年的8個減少到7個,總產量達到41.8億噸,占全國總產量的88.7%。特別是山西、陜西、內蒙古和新疆四。▍^)的原煤產量合計達到38.3億噸,占全國總量的81.3%,比2020年增加了7.78億噸,占比提升了3個百分點。新疆的煤炭產量增長尤為顯著,較2020年增加了近2億噸,外運煤炭量超過1億噸,成為全國煤炭供應的重要增長點。鄂爾多斯和榆林兩市的原煤產量也分別突破了6億噸和8億噸,兩市合計產量占全國的30.2%,顯示出煤炭產業的集中度和效率的提升。
中國煤炭產業結構加快了優化升級。截至2023年底,全國煤礦數量減少至4300處左右。其中,年產120萬噸及以上的大型煤礦產量占全國的85%以上,建成年產千萬噸級煤礦81處。“十四五”時期以來,煤礦智能化采掘工作面由400多個增加到1600個左右。
通過供給側改革,煤炭行業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過去我國煤炭生產以中小煤礦為主,現在通過改革淘汰了一大批落后產能。原來1萬多處煤礦年生產30多億噸煤炭,現在僅4000多個煤礦就能生產40多億噸煤炭,實現了高質量發展。
三、2024年我國煤炭市場供需形勢判斷
中國煤炭行業的結構已經發生了顯著變化,大型煤礦的產量占主導地位,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數量顯著增加。2023年,全國原煤產量和煤炭進口量均創歷史新高,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預計到2024年,全國煤炭供給體系將進一步優化,市場供需將保持基本平衡。中長期合同制度將繼續作為市場穩定的關鍵因素。盡管存在國際能源市場的不確定性和國內供需格局的變化,但通過加強安全生產、保供穩價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煤炭行業將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為確保煤炭供應安全穩定,將加大資源勘探力度,優化生產布局,并規劃建設大型礦區及高效煤礦。同時,推動產供儲銷體系建設,探索煤礦彈性生產機制,以促進供需平衡和價格穩定。
在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方面,要推動產業結構綠色轉型,創新數字和綠色技術應用,實施清潔高效利用行動,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并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體系。同時,強調提高煤炭作為工業原料的綜合利用效能,開發高附加值產品,實現綠色發展。
為保障煤炭市場的平穩供應,需完善中長期合同制度和市場價格形成機制,規范履約兌現,構建統一大市場,并推動煤炭與下游產業的協同發展,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
產業投資與產業發展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專家。掃一掃立即關注。
多維度的產業研究和分析,把握未來發展機會。掃碼關注,獲取前沿行業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