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網2024-04-28 14:29 來源:中投網
中投顧問重磅推出"產業大腦"系列產品,高效賦能產業投資及產業發展各種工作場景,歡迎試用體驗! | ||||
---|---|---|---|---|
產品 | 核心功能定位 | 登陸使用 | 試用申請 | |
產業投資大腦 | 新興產業投資機會的高效挖掘工具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招商大腦 | 大數據精準招商專業平臺 | 登陸 > | 申請 > | |
產業研究大腦 | 產業研究工作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 登陸 > | 申請 > |
聯系電話: 400 008 0586; 0755-82571568
微信掃碼:
1.1.1 2024-2028年中國餐飲業影響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中國餐飲行業進入品牌建設期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餐飲業發展更加成熟,增長勢頭不減,整體水平提升,特別是一批知名的餐飲企業在外延發展的同時,更加注重內涵文化建設,培育提升企業品牌,積極推進產業化、國際化和現代化進程,綜合水平和發展質量不斷提高,并開始輸出品牌與經營管理,品牌創新和連鎖經營力度增強,現代餐飲發展步伐加快。
經歷30余年的發展與市場競爭,中國餐飲業發展已經進入了投資主體多元化、經營業態多樣化、經營模式連鎖化和行業發展產業化的新階段,中國餐飲業的發展勢頭持續強勁,發展前景看好。
(二)智能化技術廣泛應用
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技術在餐飲行業的應用日益廣泛,為餐飲行業帶來智能化變革。例如,智能點餐系統、自助餐廳和機器人廚師等將為餐飲企業帶來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服務體驗。這些技術的應用不僅減少了人力成本,而且提高餐飲企業的運營效率。從智能點餐、智能廚房、智能配送,到利用大數據進行市場分析、客戶畫像等,智能化技術將深刻改變餐飲行業的運營模式。此外,近年來技術的不斷創新也為餐飲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餐飲業也開始應用新的技術手段,提高餐飲服務的質量和效率。例如,移動支付、智能點餐系統等新技術的應用,使得顧客可以更方便快捷地進行點餐和支付。未來,新零售、互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與餐飲行業的結合,也為餐飲創新提供了無限可能。
(三)餐飲行業個性化發展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的個人需求的不斷增加,人們對餐飲服務的個性化要求也越來越高。當前消費者不再追求高大上的土豪式消費,而是希望獲得更有品位、更具個性、更符合需求的餐飲服務。顧客對個人體驗的渴望不斷上升,攀比的心態變成希望與眾不同的心態。因此,餐飲企業需要通過了解消費者的口味偏好、飲食習慣、飲食需求等信息,餐飲企業可以根據消費者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菜品和服務。比如,根據消費者的口味和喜好,提供個性化定制菜品;根據消費者的健康需求,提供健康飲食的選擇;根據消費者的文化背景,提供符合其習俗和傳統的菜品。通過個性化的服務,餐飲企業可以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提高顧客的滿意度。
(四)國內餐飲O2O發展迅速
縱觀近年來餐飲O2O的發展歷程,行業涌現了一批優秀的案例,形成了豐富多樣的發展模式。餐飲O2O模式正處在群雄并舉、普及發展的階段,是處于摸著石頭過河,難言成熟可復制的模式。目前,餐飲O2O的發展現狀主要表現在:
一是餐飲O2O市場規模大,行業參與度高。這是餐飲O2O被廣泛關注,且發展迅速的主要原因。經過團購大戰的洗禮,餐飲業最先接觸到O2O服務,在餐飲信息化與人力資源配套上已經走到了前列。可以說只要有團購的地方就有餐飲O2O平臺的存在,也就有餐飲O2O的市場培育,其中美團、大眾點評、糯米等團購網站都功不可沒。
二是連鎖型品牌型餐飲企業重視度高且提前布局。作為連鎖型品牌型的餐飲企業青睞且更有機會吸引到學歷高能力強的餐飲管理者,在對互聯網營銷的認識與理解上連鎖品牌企業更加積極主動。
三是微信營銷成為大多數餐飲企業試水O2O的標配。現在無論是一二線城市還是三四線城市的餐廳,都會在餐桌上或者菜單上看到掃一掃微信公眾號二維碼的溫馨提示。不去評判餐廳在微信公眾號上的運營成果,至少在餐飲O2O學習的道路上,已經邁開了第一步。
四是餐飲O2O的發展模式在不斷拓展,但大多還處于市場培育階段。談到餐飲O2O,最開始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團購,但是現在來說除了團購外還有餐飲預訂、外賣、美食交友、私人訂制等多種模式,分別對應著不同的用戶群體和需求。在以上所有的模式中,團購和外賣發展最為成熟。
二、不利因素
(一)傳統餐飲企業坐商思維、理念滯后
(二)傳統餐飲企業成本高,手段盲目,入不敷出
“三高一低”(高人工成本、高房租成本、高食材成本、低毛利)是目前餐飲企業普遍遇到的現實問題,如果再考慮日漸高漲的營銷費用,餐飲企業的日子越來越難過。解決毛利率低最簡單快捷的方式就是漲價,但漲價需要冒風險,企業往往陷入漲不漲價、怎么漲、漲多少的“不漲價等死,漲價找死”的糾結之中。一旦決策失誤,很容易流失顧客,使餐廳經營雪上加霜。在漲價的現實操作中,一些餐廳缺乏深入分析、系統規劃、策略組合,簡單粗暴地提價,結果顧客流失,得不償失。
餐廳普遍投入大量的營銷費用,推出形式多樣的促銷、推廣活動,初衷是希望能夠持續獲客,但往往效果大打折扣。傳統的推廣促銷方式只能短期有效,甚至效果不佳,對長期經營的邊際貢獻越來越小,投入產出低,或者直接沒有效果。
(三)餐飲連鎖行業缺乏多樣性
從我國餐飲發展來看,大多數的連鎖多為滿足基本就餐需求,無論是海底撈、絕味、老鄉雞、鄉村基等門店大戶,還是區域品牌,走連鎖發展道路的,更多都集中在易復制、性價比高或適中、群眾基礎扎實的品類,都是比較基礎的消費類型,如快餐、小吃、火鍋等。快餐、小吃類連鎖發展明顯更優,火鍋也偏向草根易復制,但連鎖化的高端餐飲屈指可數。這樣也就帶來大眾高頻次消費餐飲的高度同質化,市場缺少多樣性。
隨著大眾普通餐飲的深入,消費者追求高品質、個性化的更高層級餐飲需求也開始凸顯。連鎖化是企業快速發展、搶占市場的必然選擇,然而要施行連鎖化首先必須要突破標準化瓶頸;標準化是影響餐飲業安全、衛生、質量穩定、品牌發展等方面的重要因素,但長久以來標準化成為困擾餐飲行業的一大難題,束縛了很多餐飲企業的快速發展。
(四)數字化滲透水平存在差異,行業轉型潛力大但競爭激烈
當前,餐飲業數字化滲透水平在上下游產業鏈環節和不同體量餐飲主體間存在差異。一方面,餐飲行業具有較長的供應鏈與價值鏈,涉及原材料生產、銷售、物流、采購到餐廳經營、營銷、配送、信息化等多個行業與生產環節,覆蓋了農業、工業產業體系中諸多領域。目前,餐飲業網絡營銷、線上訂單和外賣配送等環節數字化程度較高,但其他數字化服務滲透率相對較低,導致商戶并未完全擺脫傳統經營思維,餐飲行業難以科學合理地制定策略或通過分析采購、庫存、點單、結算等數據,優化運營流程以提高商戶的經營效率,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餐飲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和數字時代的綜合競爭力。
2022年,全國餐飲行業收入為43,941億元,同比減少6.3%;2023年1-11月,全國餐飲行業收入為47,485億元,同比增長19.4%。
我們預計,2024年我國餐飲行業收入將達到54,860億元,未來五年(2024-2028)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60%,2028年將達到63,200億元。
數據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2022年,我國餐飲業營業額為8,070.85億元;2023年,我國餐飲業營業額約達到8,375億元。
我們預計,2024年我國餐飲業營業額將達到8,587億元,未來五年(2024-2028)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2.51%,2028年將達到9,482億元。
數據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產業投資與產業發展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專家。掃一掃立即關注。
多維度的產業研究和分析,把握未來發展機會。掃碼關注,獲取前沿行業報告。